mNGS一哥的“黑神话”,如何破解NGS血流感染困局?

解读 鹏哥
2024-8-22 10:34 147人浏览 0人回复
来源: 基因江湖 收藏 分享 邀请
摘要

mNGS血流感染现实之困:如何鉴别实验结果中的“真假美猴王”?01现实痛点:mNGS企业没说的那些话针对血流感染,mNGS企业在临床推广时,大多会沿用这套逻辑:(1)血流感染病死率高,20-60%(不同场景不同比例),危 ...

 

mNGS血流感染现实之困:

如何鉴别实验结果中的“真假美猴王”?

01现实痛点:mNGS企业没说的那些话

针对血流感染,mNGS企业在临床推广时,大多会沿用这套逻辑:

(1)血流感染病死率高,20-60%(不同场景不同比例),危害大;

(2)传统血培养时效性差、诊断阳性率低,5-15%,满足不了临床诊疗需求;

(3)mNGS在血流感染病原诊断阳性率可达50%

言外之意,mNGS可以显著提高血流感染病原检出率。

数据看起来漂亮,mNGS貌似全方位吊打血培养,但果真如此吗?

企业有些话没有讲:

在少数情况下,血培养能够检出的某些常见细菌、真菌,mNGS的检出率仍不尽如人意。

这就如同一位优等生,尽管得了数学奥赛的金牌,但却总在小学日常测试中出错。

血培养阳性,mNGS阴性,怎么解释?

XX菌原始列表有X条序列,为什么不报告??

...

mNGS在实际开展过程中的“漏报、错报、无原则瞎报”,这都是摆在mNGS临床应用上的现实问题,甚至带来医生对于mNGS产品的根本性质疑:

“mNGS做血液样本,到底行不行?”

心里打鼓,处方就会迟疑。

02 底层原因:mNGS血液检测,到底难在哪里?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问题?

归根到底,mNGS在血液样本检测的技术层面并没完全通关。

目前mNGS血检主流方法是基于微生物血浆游离DNA(mcfDNA)进行检测,主要会遭遇两大难题

(1)靶标信号低;

(2)背景杂。

这就如同在KTV中打电话,唱歌、嘶吼、设备轰鸣,各种声音混在一起(背景杂),就听不清人声(靶标信号)。

具体表现在:

(1)靶标信号低 -- mcfDNA提取难捕获难

mcfDNA半衰期较短、易降解,血浆中mcfDNA的含量很低,提取难;

mcfDNA高度片段化(40-100bp),片段多样性高,即使建好文库以后进行捕获难度也很大。

(2)背景杂 -- 宿主背景高、致病菌与背景菌区分难

人体血浆cfDNA中>90%为人源核酸,过高的人源背景会导致微量病原难以检出。

针对这个问题,各mNGS企业通过去宿主技术、探针捕获技术、生信分析手段,可以有效降低宿主核酸的干扰。

但还有一个更难的地方,同"种"微生物来源判定:

当一个菌既是“致病菌”、又是“试剂背景菌”时,怎么找到特征序列区分开?

这问题就如同,如何鉴别“真假美猴王”:

(长得太像了,完全区分不了啊!!!)

按分类学角度,界门纲目科属种。目前各mNGS企业成熟商业化产品,可以精确到病原的“种”,但想再往下进行(比如到“株系”),就捉襟见肘了

可能有朋友会问:

分得这么细有意义吗?会不会过度?

有意义。

比如,mNGS提取试剂盒,常就有大肠埃希菌(种)背景;同样,临床最常见的致病菌,也有大肠埃希菌(种);如果mNGS检测出大肠埃希菌序列,尤其低序列时,该不该报告呢?

显然,mNGS传统上只“精确到种”的报告模式,就显得不够用了,需要更细的分型 →“株系”。

所以,如来佛如是说:

03 微远基因的“黑神话”:mNGS产品第一次实现“株系分型”

知道了问题所在,就能够针对性解决。

微远的方案,简要概括:

“富集靶标物、降低背景干扰、更精细分型”。

能达到什么效果,一图概之:“精准识别真假美猴王”:

👇

在行业都只能做到鉴别到“种”的时候(识别都是“猴”),

微远率先做到鉴别到“株系”(识别“真假美猴王”)。

具体方案,分三步走,层层递进:

(1)定制mNGS血液专属提取试剂盒,解决mcfDNA提取难题

微远自研血液mNGS专属提取试剂盒,从试剂源头控制了背景微生物(如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的引入,最大程度降低背景微生物对结果的干扰;

针对mcfDNA含量低、片段化的特点,通过优化试剂体系,mcfDNA的回收效率提升了5倍。

(2)定制开发适配探针捕获建库体系,解决mcfDNA捕获难题

血液样本核酸载量低、片段短,使得血液样本对建库要求更高。

微远通过定制开发建库体系,有效覆盖了长短不一的mcfDNA片段,使得文库片段更为均一,显著提升了建库浓度,进而提升探针捕获效率。

(3)40w+临床样本大数据支持,精准识别“试剂株”和“临床株”

通过高质量参考基因组收集,实现探针对临床重点病原的全覆盖设计

针对一些高频检出的“灰区”病原体,如大肠埃希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设计高度特异性的探针;

针对背景菌干扰、尤其是面对低序列检出时,单从序列数和“种”水平难以区分“试剂株”和“临床株”的问题,通过回溯自身40万+临床样本大数据,微远成功鉴别出临床低序列重点病原的来源;从而驱动探针再设计,实现了从“种”到“株”的精准识别

(如图,行业首创的“株系探针”设计,可以有效区分“试剂株”和“临床株”)

此外,除了血液样本,其他样本类型,也可以从升级后的探针捕获体系和生信分析流程中获益。

04 给临床检测带来的直接好处

据微远基因官方推文描述,产品升级后,mNGS血液检测更敏感了:

细菌、真菌阳性率再提升20%,关键耐药/毒力基因再提高2-3倍,很大解决了临床高度怀疑感染或者血培养阳性、NGS却没检出的难题。

当然,技术不是自嗨,得回到具体的临床场景下、给临床检测带来实质帮助才有意义。

mNGS成熟商业产品首次从“种”到“株”的跨越,带来的直接好处有哪些呢?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结果报得更 “细” 了:

如前文所述,即使是同一种大肠杆菌,也会有试剂引入的污染,这些污染的细菌和导致患者感染的同种细菌,往往不是一个“株系”,只要能够更进一步地鉴定到株系,就能准确区分来源。

那微远的报告,不仅仅告诉医生“这是什么菌”,还可以告诉医生“这菌从哪儿来”,是“试剂菌”,还是“临床菌”,从而帮助医生更好的决策

(2)结果报得更 “准” 了:

在探针捕获技术加持下,病原的检出序列数提高了,模棱两可、让人头疼的“灰区”减少了,报告更有信心。

“更细、更准”,这些都会带来mNGS血液样本“临床诊断率”实打实的提高。

这一套体系,其他企业可以轻易复制吗?

很难。

一方面,“探针设计、mcfDNA提取、建库、捕获以及生信分析流程”等体系的优化,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并非合作一家上游企业就能够轻易实现;

另一方面,也是最难被复制的地方

如果没有大量的、信息完整的mNGS临床大数据样本,就无法从中获取关于“同种-异株”的支持证据,针对性的探针再设计和后续生信分析,更无从谈起。

写在后面

卷价格,还是卷价值?一直是行业热议的问题。

mNGS行业发展时间不长,但竞争已异常惨烈。

前几天,199元tNGS中标价事件,又引发行业广泛讨论。

有朋友提出灵魂拷问:

“大家都在卷价格,谁还在持续做技术革新?”

你看,

mNGS一哥,给了我们不同的答案。

来源:基因江湖

0

路过

0

雷人

0

握手

0

鲜花

0

鸡蛋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推荐阅读
体外诊断网是宇翼科技旗下品牌,定位于全球体外诊断领域服务平台,我们追求及时、全面、专业、准确的资讯与数据,致力于为企业及用户服务。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账号

  • 商务合作

  • Discuz! X3.5 | Copyright © 2015-2023 | 宇翼科技
  • 免责声明: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浙ICP备18026348号-3|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