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投诉处理决定书引起了业界争议。重庆市涪陵区财政局发布了《涪陵区核酸检测能力提升项目设备一批采购投诉处理决定书(二)》。其中显示,重庆市涪陵区妇幼保健院的设备采购项目需进行修改后重新组织采购。 ...
近日,一则投诉处理决定书引起了业界争议。重庆市涪陵区财政局发布了《涪陵区核酸检测能力提升项目设备一批采购投诉处理决定书(二)》。其中显示,重庆市涪陵区妇幼保健院的设备采购项目需进行修改后重新组织采购。原因系江西隐市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投诉其项目技术参数倾向性严重,具有唯一性,独有性,限制了其他供应商参加此项目的合法权益。经研究,涪陵区财政局判定投诉事项成立。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该项目第二次被举报,上一家进行举报的公司是江西省拓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重庆市涪陵区妇幼保健院成立于1953年,是一家三级乙等医院。同时,重庆市涪陵区妇幼保健院也不是第一家在大型设备采购环节遭到投诉的医院。 这桩采购金额预算近200万元,不算非常大。但是为什么会引起争议呢?原因在于业界对于“定制式”招投标的不满积蓄已久,还有其它层出不穷的类似手段。 药械企开始出手直击不公现象,是否意味着医院在医药购销中的“强势地位”正在下降?真正的良性竞争又何时能至? 而企业的“底气”正是来自官方的支持。当下,从中央到地方,从前端开通举报渠道到后端进行审计审查的监管链已形成。此外,中纪委曾多次发文,剑指医院招标采购违规,并于7月28日,召开动员会:将加大执纪执法力度,紧盯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集中力量查处一批医药领域腐败案件,形成声势震慑。 据业内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底,今年至少已有超过230名医药领域的“一把手”被查处,涉及地方卫健、医保、药监、医院等领域的领导干部,以及药企的董事长、总经理等高管层。拓展阅读:30余名“一把手”被查,医药反腐高调持续2024全年 01 “定制式”招投标频现 4月29日,重庆市涪陵区妇幼保健院发布询价公告,采购体外除颤器、数字式十二道心电图机、病人监护仪、紫外线空气消毒机四类合计172套医疗设备,预算为199万余元。 然而仅第二天项目就宣布暂停。原因是江西省拓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向该三级妇幼保健院发起质疑和投诉,认为项目技术参数倾向性严重,具有唯一性,独有性,限制了其他供应商参加此项目的合法权益。并请求将所质疑的参数予以删除,重新制定公平的参数组织招标,如果已经开标,请求宣布开标结果无效。 最终,根据《政府采购质疑和投诉办法》(财政部令第94号)第三十一条第(一)项规定,经研究,涪陵区财政局决定:因部分投诉事项成立,责令采购人修改该项目采购文件后重新组织采购。 然而,7月5日该项目发布修改版采购文件重新启动招标后,又迅速遭到另一家供应商江西隐市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投诉。投诉内容同样指向项目技术参数倾向性严重,具有唯一性,独有性,限制了其他供应商参加此项目的合法权益。且处理结果也与上次如出一辙,涪陵区财政局要求其修改该项目采购文件后重新组织采购。 无独有偶,被投诉“定制式”招投标的医院不在少数。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的消息,浙江省玉环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黄先锋介绍,“定制式”招投标,是指利用医学专业性强的壁垒,在医药用品、医疗仪器等招投标上,巧设“技术参数”“药效参数”等特定条件,加码“定制”招投标筛选规则,变相达到与“指定”医药公司长期合作、双向受益的目的。 而“定制式”招投标只是“带金销售”的一种手段,其还包括“回扣式”药品销售、“福利式”会议赞助、“虚高式”交易、“规避式”设备投放等层出不穷的手段。 02 中纪委:全方位“严查”医院招标采购违规 此前,中纪委曾多次发文,剑指医院招标采购违规。6月2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的《深度关注丨规范招标投标市场打击违法乱纪活动》一文指出,招标投标领域面广环节多、政策专业性强,也是权力寻租和腐败问题易发高发领域。并提出,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要求,深化整治金融、国企、能源、烟草、医药、基建工程和招投标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 面对医药购销领域的“顽疾”,当下多地卫健委已面向社会开启公开举报通道:
当前的监管手段不止在前端,后端审计审查也已成为医药反腐的重要方式之一。 审计署正式加入医药医疗纠风工作是在2023年5月,国家卫健委等14部门联合部署相关工作时,配套发布《关于调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部际联席工作机制成员单位及职责分工的通知》,其中明确该机制成员单位由原来9个增加到14个,审计署负责加强对医药企业生产、销售和医保定点医药机构采购的审计监督;按程序移送行风问题线索;承担纠风部际工作机制交办的其他事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10个省份已经加“码”医院审计工作。 近期,内蒙古、浙江、山东、黑龙江等多省市陆续公布2023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涉及多家公立医院的医疗设备采购定制式招标、医保基金使用不规范、集采药品耗材违规采购等问题。
此外,8月29日,云南省审计厅发布了《关于开展公立医院和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销使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的审计公示》。公示称,省审计厅将派出专项审计调查组,对曲靖、红河、普洱、大理州(市)人民政府,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公立医院和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销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必要时将追溯到相关年度或者延伸调查有关单位。 前不久,中国中药控股有限公司补缴2017年至2023年期间的税款引发关注。拓展阅读:“补税风暴”再起,最高2.4亿!最早追缴到2017年 此时,医院审计调查也在倒查,这将意味着什么? 03 受贿行贿一起查 7月28日,中纪委召开动员会,部署纪检监察机关配合开展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会议表明:深入开展医药行业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的系统治理。加大执纪执法力度,紧盯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集中力量查处一批医药领域腐败案件,形成声势震慑。 同时,从2023年年初开始,中纪委便在二十届中纪委二次全会和《不断探索完善行贿人“黑名单”制度》文章中强调,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加大对行贿行为惩治力度;建立具有联合惩戒功能的行贿人“黑名单”制度,对行贿人的行为资格、资质和能力范围形成多重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9月,中纪委等部门就开始探索推行行贿人“黑名单”制度。此外,多省也相继建立行贿人“黑名单”数据库。 今年5月 ,江西省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管理局、省疾病预防控制局联合制定了《江西省医疗卫生机构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管理暂行办法》。据《暂行办法》显示,自7月1日起,江西省卫健委将施行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管理工作,涉及商业贿赂行为的药企和个人,将会受到市场禁入的惩处。
中纪委等监管部门对医药购销领域的监管挖得更深,也意味着国家医疗反腐也挺进了深水区。 8月30日,乐山市人民政府网公布《中共乐山市委关于省委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该《通报》提到,乐山市人民医院部分领导干部为相关人员在医疗设备和耗材采购中违规提供帮助,有的干部涉案金额极其巨大,涉嫌违法犯罪,严重败坏了行业风气;该院还违规接受有关企业捐赠设备并捆绑采购专用试剂。对此,乐山市卫生健康委对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以及9名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还有科室主要负责人、科室业务骨干等关键岗位、关键人员进行了集中谈话,涉及人数达200余人。 据业内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底,今年至少已有超过230名医药领域的“一把手”被查处,涉及地方卫健、医保、药监、医院等领域的领导干部,以及药企的董事长、总经理等高管层。 来源:MedTrend医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