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分享的内容,来源于我们最近一段时间谈了很多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候选人,在薪酬谈判出现一些争议。有的候选人,海外留学5-8年,平均花费300万-400万(美国数据:麻省理工学费45万人民币每年,斯坦福47万人民币 ...
今天想分享的内容,来源于我们最近一段时间谈了很多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候选人,在薪酬谈判出现一些争议。 有的候选人,海外留学5-8年,平均花费300万-400万(美国数据:麻省理工学费45万人民币每年,斯坦福47万人民币每年,耶鲁48万人民币每年,留学开销60万每年)。 所以人选在薪酬这块,希望能大幅度提升,不然前期投资太大,还没有回本,就要到中年危机,就业危机了。 前几年海外留学回来以后,找到高薪工作很容易,很多国内的学生,弯道超车,拒绝国内内卷,选择留学,走一条差异化路线。 虽然我们在offer谈判上失败了,可是激起了小猎查找数据的心,海外留学=高薪?或者为什么当前职场,海外留学背景也不香了? 数据肯定有偏差,我们只是用一个视角去看看问题。 因为留学成本上升,留学算是对自己的投资,当转换成职场以后,跟国内毕业生一样,共同PK岗位和薪酬,不一定有很大优势。(某些特殊学科除外) 国内人才也越来越优秀,岗位有限,留学花费太多,很难回本。 数据来源:猎聘《2023留学归国人才全景报告》《2023海外留学人才就业发展报告》 据教育部统计,从改革开放至2007年,中国累计留学出国的121万人中,回国人数是32万人。2020年,回国人数首次反超出国留学人员总数。2021年,回国留学人员超过100万人,而当年出国人数仅有52万余人。 以前赚钱快的赛道,互联网、金融等行业,目前薪酬也去泡沫化,那很多候选人当时选择留学的专业,是根据当时火爆的赛道和专业,现在毕业回归以后,行业不行了。 所以,有很多海外留学人员,非生物背景的候选人,也加入IVD赛道。 因为疫情,大家都了解IVD赛道,确实快速发展,并且需要大量人才,加上企业都在出海,具有海外背景的候选人,很多是在2020年前后加入这个赛道的。 国外疫情没有保障,回国就业选择行业,所以我们在筛选简历的时候,看到很多候选人是这个时间点进入IVD的。 生物背景的硕博,做研发、生信等等,收入还是比较可观,非生物背景的候选人做市场、销售、运营、项目,也有不错的薪酬。 但,到2024年以后,大家在算账的时候,还是发现,想要回本很难。 外资裁员,国内企业福利低,摆在海外留学候选人面前的窘境又出现。 数据来源:启德《2024中国留学白皮书》 数据来源:智联招聘《2023中国海归就业报告调查》 小猎把这个数据发给很多候选人,大家反馈说数据偏低。 从小猎目前看到的简历来看,月薪数据差距不大,至少在IVD行业,我们收集的情况是差不多的,有的候选人可能年收入会高,这里面还有不固定的奖金。 虽然海归背景的offer没谈好,也辅导了候选人对当前IVD薪酬市场的认识。 有海归背景候选人降薪入职了一些公司,请all in工作。 当留学不再是“镀金”以后,求职者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应体现在为企业创造的实际贡献上,而非单纯依据留学的投入成本来衡量。尽管这样的话听起来颇为残酷,但现实往往更加严峻。当前的IVD行业已不再是两年前那般繁荣,那时企业订单如潮,业绩飙升,不惜重金争抢人才。如今,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需要更加审慎地评估每一位求职者的性价比。因此,求职者应摒弃“镀金即高薪”的观念,以实际能力和对企业的贡献为求职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平台。 来源:呆小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