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次当选,科学仪器“贸易战”卷土重来?

解读 鹏哥
2024-11-8 15:04 57人浏览 0人回复
来源: 仪器信息网 收藏 分享 邀请
摘要

轰轰烈烈的美国大选,让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在了这个超级大国。2024年11月6日,被称为“史上最撕裂”、“史上最势均力敌”的一场美国大选结果出炉,共和党人特朗普再次胜选,将时隔四年重返白宫。特朗普再次当选美 ...

 轰轰烈烈的美国大选,让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在了这个超级大国。

2024年11月6日,被称为“史上最撕裂”、“史上最势均力敌”的一场美国大选结果出炉,共和党人特朗普再次胜选,将时隔四年重返白宫。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将对美国国内和国际社会带来新一轮冲击。

图源:央视新闻

值得重点关注的是,在特朗普2017年到2021年的首个总统任期内,对华贸易政策一直较为强硬,曾多次对中国大陆商品加征关税,包括针对高科技产品的关税措施,并引发贸易战。作为先进制造代表的科学仪器就多次卷入其中,色谱仪、质谱仪、扫描电镜、三坐标仪等多个科学仪器品类均被加征了5%到25%不等的关税。而根据当前特朗普发表的涉及芯片法案、中国台湾地区和加征关税等公开言论,已然再次牵动了市场上的敏感神经。

征收60%关税,如何影响科学仪器行业?

此前据外媒报道,特朗普如赢得今年大选,将对所有中国商品征收超过60%的关税。特朗普的再次当选或将继续拿起所谓关税“大棒”和升级贸易战,从而对中美乃至全球科技产业的发展变迁造成影响。

有研究分析表示,根据特朗普在其竞选纲领、演讲及媒体采访中透露的对华贸易政策主张,特朗普胜选后可能有三种关税情景。根据历史经验外推法,估算我国出口可能受到的影响如下:

情景①:加征10%。可能影响中国出口-0.5%到-1.1%;

情景②:取消中国最惠国待遇,相当于加征28.8%的关税。可能影响中国出口-1.6%到-3.3%;

情景③:极端情形下,假设对中国所有进口商品的关税均加征至60%,相当于加征48.8%的关税。可能影响中国出口-2.6%到-5.6%;

需要强调的是,考虑到美国的通胀、对中国进口依赖度等问题,关税加征至60%对美国造成的成本负担不容小觑。且近年来伴随中国产业链韧性及相对优势逐渐提升、海外多市场的开拓、国内大循环市场的培育,中国对美国关税的抗冲击能力或有显著改善,按2018-19年经验外推可能已经高估了美国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特朗普的再次当选将对科学仪器行业造成新一轮冲击。

“国产化替代2.0”加速到来

贸易战后各种被卡脖子的事例,让国产替代和独立自主的声音响彻云霄,方方面面对于“国产化替代”的推动也是骤然提速。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每年都有大量政府采购项目,很多项目明确向国产仪器倾斜。同时,随着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最近几年国产科学仪器的发展势头迅猛,不止在国内市场表现出色,更越来越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国制造的实验分析仪器正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可以预见的是,或将到来的“特朗普关税2.0版”将推进“国产化替代2.0”加速到来,外资企业的国产化工作即将进一步全面提速,这也将为国产仪器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国产仪器出口俄罗斯或将随大选变化

从特朗普目前表现的对外政策来看,特朗普主张结束俄乌冲突,在其上任后俄乌局势或将迎来新变化。

2022 年因 “政治正确” 原因,许多欧美品牌退出俄罗斯市场,当时俄罗斯因欧美不卖只能采购中国产品,对仪器出口是绝佳机会。但是2024年,诸多欧美知名品牌又通过代理等各种途径悄然回流到俄罗斯。以液相色谱仪这个品类为例,中国出口俄罗斯的液相色谱在经历2023年强劲增长后,2024年台数和出口额同比下降了30%,也侧面印证了这一现象。

随着美国大选结果的最终确定,俄乌之间的紧张局势有望逐步回归到通过调停来解决的轨道上。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产仪器出口俄罗斯的未来发展走向,是值得我们持续密切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根本上来看,贸易战是两个大国在高科技产业领域的角逐和较量。自2018年中国贸易战开始,我国一直在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同时,也在不断开拓新兴市场,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科学仪器行业作为支撑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性行业,只有在高端领域发力,拥有自主核心技术,才能更好地应对即将到来的新一轮贸易战。

来源:仪器信息网

0

路过

0

雷人

0

握手

0

鲜花

0

鸡蛋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推荐阅读
体外诊断网是宇翼科技旗下品牌,定位于全球体外诊断领域服务平台,我们追求及时、全面、专业、准确的资讯与数据,致力于为企业及用户服务。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账号

  • 商务合作

  • Discuz! X3.5 | Copyright © 2015-2023 | 宇翼科技
  • 免责声明: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浙ICP备18026348号-3|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