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局艰难,很多人都在想:1、这么卷,以后还能不能干了?2、长此以往,行业终局会是怎样?真的会消失一大片,只剩少数几家?01 这行还能不能干?如果这行真不行了,你能转行去干啥?哪一行前景更光明?看一眼其他行 ...
时局艰难,很多人都在想: 1、这么卷,以后还能不能干了? 2、长此以往,行业终局会是怎样?真的会消失一大片,只剩少数几家? 01 这行还能不能干? 如果这行真不行了,你能转行去干啥?哪一行前景更光明? 看一眼其他行业。前段时间有条新闻热点:
一波人关店的同时,更多的新店站了起来。前赴后继,继往开来。惨烈不惨烈,壮观不壮观?! 我看,生命科学行业,再惨也没惨到这份儿上吧——每年一半公司倒闭。这么算,3年后只有12.5%的企业还活着,即3年后,近90%的公司会消失!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看到餐饮行业这么惨,相比之下,生物同行们,心情是不是轻松抚慰多了。 判断一个行业还行不行?你就看你的客户还有没有钱。 这两年,确实是生物医药大环境萧条。不过,幸好,我们是做生物试剂业务,主要市场是科研机构客户。 很多人误以为工业和科研市场相当,其实一直以来是科研大于工业。很多人瞧不上科研市场,感觉太小,其实是因科研太零散,容易给人错觉。 即便是在20年,生物产业大牛市,工业市场巅峰期,工业比科研也只是三比七,更不用说今年。 医药寒冬,工业客户没钱。而科研机构的经费来源相对稳定。看国自然经费,每年在增长,去年还增长个3-4%,只是中标率降了。那也是好事,说明科研人群在壮大。 科研市场,永远是生物试剂行业的基本盘。进可攻,退可守。其他行业大萧条时,咱们还能混个温饱、熬过冬天。 国运还在,客户就还有钱,生物试剂行业就还能干。只不过,一般人不会做科研市场。而这,就是门槛,守护你我一碗饭。 02 怎么来的? 很多人担心:再这么卷下去,必然会优胜劣汰,最终会死掉一大片,只剩少数几家。 咱们先说怎么来的,再聊怎么没的。 此处,我们要建立个「生物试剂公司发展一般模型」。这下吹大发了,字数要收不住了。声明一下:说了是模型,肯定不准确,追求的是个代表性。我随意写,您随意看,别计较。 1、品牌创立 各位,注意,本文一直在说的是生物试剂品牌商,不包括众多经销商。 做自己的生物试剂品牌之前,干啥的都有:有的原来是贸易公司,逐渐做自己品牌;有的从技术服务、实验外包延伸到生物试剂;有的从其他相关行业转过,比如来自上游原料、诊断、化药、耗材、仪器;有的是科学家创业;有的就像狗剩这样,行业内摸爬滚打多年,自立门户。 创始人一般在行业积累10年,开始正经搞自己品牌创业,此时年龄大概30-35岁。 2、第1年,营收约100万 这一年,主要在自建内部体系,摸索外部市场。前文聊过的,狗剩卖细胞,第1年不到100万营收,合情合理。 3、第2年,营收约100-300万 1年下来,商业模式基本跑通,百万业绩够干啥,还不如打工。所以,第2年还不得猛冲一把。业绩目标翻倍,感觉都太保守,至少是3-5倍。 又一年下来,灰头土脸,发现前面怎么还这么多坑。 发展顺利的,业绩翻倍,3-5倍也很常见,毕竟基数小;还有大量的原地打转。 4、第5年,营收1000万级别 营收千万古来稀。生物试剂公司,营收破千万,是一个大门槛。全国大概也就100多家。当然有个体差异,卖血清的可能更快达到,卖细胞的、卖酶的可能慢些。 一个新品牌,创立5年,能达到这个水平,活下来不是问题,而且有资格参与更高端竞赛。 此类公司创始人,年龄三十八九,年近40的样子。 5、第10年,营收5000万左右 能熬过10年,营收达5000万级别,基本属于细分领域TOP5公司。 有个几千万营收,每年几百上千万利润,有点品牌效应,公司估值还是值点钱的。又不算太大。正好是重点投资和并购标的。 老板这时45岁左右,正值壮年,有的雄心勃勃再上一级;有的琢磨尽快变现,要么享受人生,要么开启第二曲线。 6、第15年,营收超过2亿 这都是发展比较成功的。科创板上市公司IPO时平均创办时间约15年。超2亿营收,基本可以申请上市了。上不上得去,看机缘了。 这个体量的公司,开始琢磨收并购的事。上市的,有钱缺业绩缺新增长点;没上市的,想壮大块头冲一把。 等狗剩干成这类国产试剂头部公司,那时是50-55岁。工作不只为挣钱,主要不工作他们也没事儿干,这时的狗剩雄心犹在,看样子,至少还能再干20年。 好,弄明白了生物试剂公司的一般发展历程,那么到底,现在行业群体是个啥局面? 人工智能问了一下:24年,中国生物试剂市场规模?大概260亿。基本符合预期。 生物试剂国产化率目前是多少呢?人工智能都不敢给具体数字。那我就人工给个数吧:大概30%。 得嘞,简单算算吧:260亿市场,30%国产化率,今年全国的试剂同行们总共干了78亿。 现在大家分分吧: 亿级别,20家,合计40亿; 千万级别,100家,合计20亿; 千万以下,1000家,瓜分剩余18亿,平均180万销售额。 还是那句话:我随意算,您随意看,别太计较。以上,就是行业群体来时路,以及群体肖像(抽象版)。 03 怎么没的? 搞清楚他们是怎么来的,更容易推断他们会朝哪走。 看着上面的行业群体画像,我是怎么也看不出来「他们会消失一大片」。寻找行业终局的一条关键线索:人去干啥? 如果公司消失一大片,人总不会消失,他们都去干啥了?公司没了,人总不至于也没了。 转行?这岁数,转不了呀,也没有啥更好行业可转。 都进垄断型寡头大公司?如果真这样,倒也挺好,类似小老板都入职外企当高管。 换个角度看。 千万营收以下公司,像狗剩这样的,万一哪天公司被卷倒了,狗剩肯定会重头再来。本来公司就不大,摔不疼。最差是先找个工作乖两年,时机一到,必将又是一条龇牙咧嘴的猛兽。 千万级别公司,生存能力已然很强,一般的风雨动摇不了。当然,也有人想见好就收,即便成功被收并购,人也是跑不掉的,多半要继续撑着老门面接着干。 亿级别公司,上面说过了,老板:不工作就没事干,我才55,还能再干20年! 你看,无论怎么看,行业终局不会出现「消失一大片」的惨状。当然,新陈代谢、优胜劣汰肯定是有的,但人总还在的,换个小号重新来过就行。 总之,「以人为本」,未来十年,国产品牌更可能有增无减。 04 最后的话 最后,看张图。根据此图,请判断一下生物试剂行业目前处于什么阶段? 成熟期,还是衰退期? 有没有发现,你根本就没法选择,选啥都不符合。这是咋回事?因为生物试剂行业,根本就不是一个行业,是一堆行业的大杂烩! 跳出来看:胎牛血清和lipo2000脂质体有啥关系?原料、技术路线、原理,完全是八竿子打不着,只是因为实验室都用,我们就把它们强行塞到了「生物试剂」一类。 几乎没有哪个行业,能像生物试剂、生命科学行业这么「散」。究其根本,是服务生命科学研究。世上还有比科研探索更发散的行业么? 面对散装的生命科学,千万别「没规律硬总结」。 你若敢强行总结规律、预判未来:行业终究会走向集中,大部分都会消失,最终只剩几家。 我就说: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你将如何应对? 来源:生物销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