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雷海潮连续发声,就医疗改革分享最新观点。在《旗帜》杂志2024年第10期中,雷海潮发表题为《以基层为重点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 为群众提供就近就便系统连续的卫生健康服务》的 ...
连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雷海潮连续发声,就医疗改革分享最新观点。 在《旗帜》杂志2024年第10期中,雷海潮发表题为《以基层为重点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 为群众提供就近就便系统连续的卫生健康服务》的署名文章,再谈分级诊疗建设。 昨日(11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福建三明举办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培训班,雷海潮指出,各省要以地市为单元,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深入落实三中全会精神,认真推广三明医改经验。 分级诊疗,三明医改……雷海潮的这一系列表态,是我国今后医疗卫生行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以下是雷海潮近期发声的重点内容。 加快分级诊疗建设 早在今年8月,在新华社的专访中,雷海潮就提出了以基层为重点推进“四个延伸”,加快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 具体内容为:
在《旗帜》署名文章中,围绕这“四个延伸”,雷海潮进行了更详细的解读及对下一步工作的明确指引,并指出,“未来5年,是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的关键期。” 杜绝盲目扩大规模、举债建设等 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是破解群众跨区域就医难题的重要举措。雷海潮指出,下一步,要进一步解决好区域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和资源分布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一方面,对于已经设立的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坚决杜绝盲目扩大规模、举债建设、把设施建设视为能力建设等问题,聚焦发挥区域范围内辐射带动作用的初心,在政府投入、编制保障、薪酬分配、队伍建设等方面深化制度性安排,推动国家和省级“双中心”(以下简称“双中心”)落实功能定位。 另一方面,新建的“双中心”要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向省域内人口较多城市倾斜,避免资源过度集聚,削弱服务可及性。持续实施临床重点专科“百千万”工程,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避免同一地区同一专业领域或建设方向重复投入、以硬件条件和规模大小代表专科发展水平、不注重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等问题,重点向薄弱地区和薄弱专业倾斜,如儿科、产科、病理、精神、麻醉、感染等,促进各专业协同发展。 支持县级医院发展 市县医院是分级诊疗体系的中间层级,下一步的工作是要通过机制性安排巩固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对市县医院全面带动提升局面,进一步提升市县医院诊疗能力和水平。 今年初,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健全机制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及城乡基层下沉的通知》,对城市医院支援县级医院、开展巡回医疗服务等事项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针对这一工作,雷海潮表示,下一步要扩大支援范围、细化支援方式、深化支援内容、量化支援要求,建立起稳定的人员下沉服务长效机制。 雷海潮在文章中指出,要根据地方实际,强化支援工作的统筹衔接,按照统筹布局、分区包片的原则,三级医院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常年驻守县级医院给予医疗、药学、护理、管理等方面的指导,参与县级医院重大决策,帮助县级医院优化管理架构,完善管理规章制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健全绩效评价与薪酬分配体系,因地制宜培育骨干人才。 此外,加强县域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能力,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能力和传染病防控等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畅通城市医院和县级医院之间的转诊通道,提高医院管理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雷海潮还表示,要积极支持县级医院发展,推动落实地方政府财政补助责任。 全面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 在基层医疗能力建设方面,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全面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确保年年有新提升。 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即在全国开展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2023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由试点转向全面推进,并制定了全面推进的时间表、路线图,对县域医共体建设外部管理、内部运行、完善服务、支持政策等做出了明确规定。 进入2024年,县域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已全面推开。最近,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制定了《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监测指标体系(2024版)》,围绕“紧密型、同质化、促分工、提效能、保健康”5个方面设置了14项指标。 雷海潮在文章中指出,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一定区域内相关医疗机构间医疗服务和管理的上下协同联动、一体化运作,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要有上级医院医师派驻,固定服务周期,通过机制化保障努力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力争到2025年底,全国90%以上的县基本建成布局合理、人财物统一管理、权责清晰、运行高效、分工协作、服务连续、信息共享的县域医联体。到2027年底,紧密型医联体基本实现县(市、区)全覆盖。统筹县域中医药服务资源,发挥县级中医医院龙头作用,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关于基层人才队伍建设,雷海潮表示,正动态推动落实大学生乡村医生纳入编制管理、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为中西部地区定向免费培养医学专业高校毕业生等工作。 同时,继续以基层为重点壮大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加强基层全科医生的培养培训,提高规范化诊疗和技术水平,完善基层人才激励机制。健全国家级医疗机构重点帮扶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制度,促进基层医务人员数量和水平双提升。 推动区域内医疗服务连续互认 雷海潮指出,便利性是分级诊疗体系的应有之义,是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下一步,要聚焦群众看病就医的切身利益和感受,持续增强医疗卫生服务的连续性,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 基层与二三级医院间的转诊、转介服务,要在医联体和设区的市域内率先实现进步。 要落实首诊负责制和院间转诊机制,以实现市域内、省域内院间、诊间连续性医疗服务为目标,强化制度设计,明确医疗机构和医师责任,上级医院向基层下沉门诊号源、预留床位,畅通各级医疗机构间转诊渠道和安排。 建立医联体统一的药品目录和供应保障机制,促进上下级医疗机构用药衔接。 支持康复、护理、医养结合等接续性医疗机构发展,逐步建立以机构为支撑、社区为平台、居家为基础的接续性医疗服务体系。 循序渐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分类推进转诊、检查检验、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献血优惠、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多证联办等服务便利共享,为一体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鼓励作为紧密型医联体或医疗集团牵头医院的公立医疗机构通过设置检查检验中心等,面向区域内各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同质化检测服务,实现区域优质资源高效共享和信息互通。 推广三明医改经验 在“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培训班”上,雷海潮指出,三明医改坚定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坚持党委领导、政府协调、部门协同,因地制宜推动改革不断迭代升级,推陈出新,经得起历史、实践与理论检验。 雷海潮表示,深化医改要坚决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党对医改工作的全面领导,切实落实地方党委政府推进医改的主体责任,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 同时,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勇于担当、善于统筹、勤于协同,增强改革政策和行动取向一致性;要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站稳人民立场,增强群众获得感。 此外,要不断完善财政补助政策,化解债务;要动态调整医院编制,改进价格管理,完善薪酬制度改革,调动积极性,促进规范服务;要以基层为重点,预防为主,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要严格加强行业监管,综合运用规划、巡查、飞行检查、病例核查、审计、统计等手段,强化穿透式监管和信息化监管,使医疗服务合规,医药费用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雷海潮强调,50个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以及14所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12个基层卫生综合试验区等要勇于担当,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各省要以地市为单元,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深入落实三中全会精神,认真推广三明医改经验,立体化动态推进改革取得成效。 来源:医学界智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