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了,你还有班上吗?医药、医械、医院裁员潮刚刚开始

解读 鹏哥
2024-12-19 15:25 397人浏览 0人回复
来源: IVD青年人 收藏 分享 邀请
摘要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分享自己认识范围内的观点!在当今大环境下,一场裁员风暴正在悄然席卷。这一现象涉及医疗、医药和医院等多个相关领域,背后反映出的是行业面临的复杂形势与深层变革。1、医药企业裁员背后多重压 ...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分享自己认识范围内的观点!在当今大环境下,一场裁员风暴正在悄然席卷。这一现象涉及医疗、医药和医院等多个相关领域,背后反映出的是行业面临的复杂形势与深层变革。

1、医药企业裁员背后多重压力

(1)行业发展的周期低谷:医药行业的发展有着自身的周期。近年来,国内医药行业不同程度面临投融资、支付、入院、脱钩的四重考验,尤其是创新属性越强的领域,压力越大。例如,从创新药、创新器械、CDMO、CRO、生命科学、IVD到疫苗等各个细分领域,都受到了影响。像18A创新药港股通标的(包括已剔除)累计33家,其中21家Biotech在2023年裁员,占比63.6%。这表明整个医药行业正处于周期低谷之中,企业为了生存和应对压力不得不进行裁员。腾盛博药2023年雇员128名,比2023年减少18名,销售人员全部裁掉。基石药业员工人数由2022年476名减至2023年230名,主要裁撤行政及销售人员。这些都是医药企业在行业低谷期的应对之举。

(2)市场竞争与业绩考量:市场份额的争夺与业绩下滑,强生在2024年11月被曝在中国开启大规模裁员,人数多达2000人,约占20%。强生裁员主要原因是业绩下滑,受到集采影响,其在中国最重要的超声刀业务市场份额从之前的95%跌到了不足30%,且还在继续下滑。市场份额的萎缩直接导致企业营收减少,为了保持竞争力和盈利能力,裁员成为了控制成本的手段。产品表现与盈利压力,康希诺员工人数由2023年2291人减至2023年1494人。康希诺在新冠疫苗相关业务中表现不佳,新冠疫苗相关存货高企,不得不减值,2022年亏损9.09亿元,同比下降147.51%,计提资产减值损失8.02亿元,2023年亏损14.83亿元,计提资产减值损失9.67亿元。产品的不良表现带来的盈利压力促使企业通过裁员来调整结构,试图走出困境。

(3)研发与资金的平衡难题:医药企业需要不断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发,以保持竞争力。然而,在行业面临压力时,资金往往成为掣肘。信达生物2023年现金储备109.7亿元,却减员422人,研发开支同比下降22.4%。虽然研发开支有所下降,但却支撑了更多临床管线的开展,临床效率不降反升,在KRASG12C抑制剂、Claudin18.2ADC进度上实现对竞争对手的反超。这说明企业在寻求研发投入与资金节省之间的平衡,而裁员是在这种平衡过程中的一种策略。在当前形势下,现金流成为评估Biotech的第一指标。企业需要确保有足够的现金流来维持运营,在面对研发成本、市场推广成本等诸多支出时,裁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力成本支出,保证现金流的稳定,避免在创新药的春天到来之前就因资金链断裂而倒下。

2、医疗器械行业裁员情况

自2022年中以来医疗科技行业共裁员超18000人,跨国巨头也未能幸免。例如美敦力、强生、波科、BD、3M等都有裁员举措。西门子医疗在2023年的裁员行动较为典型,11月3日,其诊断部门计划裁员300名员工,而此前6月,该公司已经在新泽西州Flanders的诊断工厂裁撤了67个职位。西门子医疗解释这是受外部环境的不利因素影响,包括COVID-19、通货膨胀、供应问题和劳动力短缺,公司正在寻求“弥补对其绩效的不利影响”,同时其诊断业务持续下滑,甚至有消息称可能出售或分拆该业务,不过尚未得到回应。

3M医疗自2023年以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两次大规模裁员。1月宣布将裁去2500名员工;4月26日宣布计划在全球范围内裁员6000人,虽然对于医疗保健部门的具体裁员数量尚未公布,但整体合计,3M公司约裁员共计8500人,占其全球员工总数的10%,主要是为应对几个关键市场需求下滑(主要为一次性呼吸机)而采取的措施。

3、医院面临的挑战与裁员因素

(1)医疗反腐的冲击:行业信任危机与整改需求,近年来的医疗反腐风暴对医院产生了深远影响。一些医院涉嫌虚报医疗费用、药品贪污等罪行,甚至出现了以医生为首的贩卖假药团伙。这一现象不仅让患者对医院产生信任危机,也促使医院进行内部整改。在整改过程中,医院可能会对人员结构进行调整,对于涉及违规行为的人员进行处理,这可能间接导致人员数量的减少。医疗反腐后,医院更加注重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前可能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岗位设置或者人员冗余现象,为了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医院可能会重新评估人员需求,对一些非核心岗位或者效率低下的岗位进行裁减,将资源更多地投入到医疗技术创新、医护人员培训等关键领域。

(2)医保政策与运营成本:医保政策对医院的运营有着重要影响。随着医保控费的加强,医院的收入来源受到一定限制。例如集采政策的推行,降低了药品和医疗器械的价格,虽然这对患者有利,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院的利润空间。医院需要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控制运营成本,而人力成本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可能会考虑裁员来应对医保政策带来的压力。医院的运营成本包括人员工资、设备采购维护、药品耗材采购等多个方面。在医保政策和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下,医院需要提高运营效率。如果人员过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医院可能会通过裁员等方式来优化人员结构,提高医护人员的人均工作效率,从而在有限的资源下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4、医疗行业裁员潮影响

(1)对员工的影响:对于被裁员工来说,面临着职业发展的巨大不确定性。医药和医疗行业的专业性较强,被裁员工可能需要重新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可能需要进行再培训或者转换职业方向。例如医药企业裁掉的销售人员,他们需要重新寻找销售渠道或者考虑进入其他相关行业。裁员对员工的心理和经济状况都带来很大压力。失去工作意味着失去稳定的收入来源,可能会影响到员工的家庭生活。同时,在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重新就业的难度也会给员工带来心理上的焦虑和不安。

(2)对行业的影响:从行业整体来看,裁员风暴在一定程度上是行业结构优化和整合的过程。那些经营不善、效率低下的企业或者部门通过裁员进行调整,有利于整个行业资源的重新分配。例如一些创新药企业裁掉行政和销售等辅助部门人员,集中资源进行研发,有助于提高整个行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裁员风暴也可能成为行业创新与变革的动力。企业为了在困境中生存和发展,会更加积极地寻求创新的商业模式、研发新技术和产品。比如一些医药企业在裁员的同时,加大对新兴治疗领域的研发投入,推动行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尽管目前医药、医械、医院行业面临着裁员风暴,但从长远来看,医疗行业依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对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医疗行业仍然是一个充满潜力的行业。对于企业和医院来说,当下的困境更像是一次洗牌的过程,那些能够在寒冬中合理调整战略、保留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医院,有望在未来市场回暖时迅速崛起。

今天就分享在这里,聊的有点远,有点大!谢谢各位,下期见!

来源:IVD青年人

0

路过

0

雷人

0

握手

0

鲜花

0

鸡蛋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推荐阅读
体外诊断网是宇翼科技旗下品牌,定位于全球体外诊断领域服务平台,我们追求及时、全面、专业、准确的资讯与数据,致力于为企业及用户服务。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账号

  • 商务合作

  • Discuz! X3.5 | Copyright © 2015-2023 | 宇翼科技
  • 免责声明: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浙ICP备18026348号-3|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