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早筛公司股价一飞冲天,中国公司则面临造假退市的窘境。”01—美国早筛公司的狂飙美国肿瘤早筛公司的股价最近可谓一飞冲天。从Illumina剥离的Grail,最近一周股价狂涨64%。原因是Grail在最近宣布其2024年销售 ...
“ 美国早筛公司股价一飞冲天,中国公司则面临造假退市的窘境。” 01 — 美国早筛公司的狂飙 美国肿瘤早筛公司的股价最近可谓一飞冲天。从Illumina剥离的Grail,最近一周股价狂涨64%。原因是Grail在最近宣布其2024年销售额的区间在1.24-1.26亿美元,超过了之前华尔街预估的1.21亿美元。Grail的CEO Bob Ragusa宣布,其主要产品Galleri在2024年销量达到13.7万次,2023年为9.4万支,2024相比2023增长46%。可谓取得了巨大的增长。Grail预计2025年的销售额可以增长20-30%。 另一家以结肠癌早筛为主的Exact Science的业绩也很不错。Exact Science的2024年销售额达到27.6亿美元,在2024年做了450万次的检测。其中和 Exact Science旗下用于结直肠癌早筛的核心产品Cologuard被批准上市,这是全球第一款真正意义上肠癌早筛产品。相比于原有的金标准肠镜,敏感度接近,但价格要便宜得多。在美国,肠镜检查定价在1800~12500美元,而Cologuard定价在600美元左右。随着被纳入全美主要商业保险的范围,这款产品开始加速放量。 从数据角度看,Exact Science的主打产品Cologuard针对结直肠癌的敏感性为92%,特异性为88%,数据只能说平平,算不上特别出色。尤其是特异性,真阳性率为88%,说明剩余12%的阴性被漏掉了(即出现了假阴性),这个对于病人来说可是个巨大的坏消息。筛查产品宁可假阳性也要尽量避免假阴性。 02 — 诺辉健康们的困境 2015年,诺辉健康成立,专注于癌症早筛领域。2020年11月9日,诺辉健康摘得中国癌症早筛第一证——“常卫清”获批,2021年2月又完成在港交所上市。巅峰期诺辉健康的市值最高达到了410亿港元。彼时诺辉健康是市场的明星,诺辉与阿斯利康开展合作,阿斯利康成为“常卫清”的中国公立医院、药店和互联网医院的代理。当时双方合作的签字仪式上,阿斯利康当时的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及中国业务总裁王磊也亲自出席,可见当时诺辉的地位。当然,这两家公司现在都陷入某种程度的信任危机,让人不胜嘘唏。 从数据角度看,“常卫清”其实和Exact Science的差不多,临床数据 表明“常卫清”对结直肠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5%和和87.1%。产品应该没有实质性的差距。但是,诺辉的辉煌时刻也只持续了短短两年。 2023年8月,机构Capitalwatch发布做空报告,质疑诺辉健康通过在渠道端不断压货的方式,“虚构”了九成的销售收入。Capitalwatch发布的做空报告全文18页,分别从2022年市场背景、专业医疗机构渠道销售情况调研和分析推测等多个维度论证诺辉健康财务造假。报告还注明是历时16个月,通过在职和离职员工、医院、合作经销商、同行业公司等多种渠道的访谈,得出结论:“诺辉公司2022年全年实际销售额为7695万元,与其公布的7.65亿元相差9倍。” 2024年1月22日诺辉健康发布的正面盈利预警提到,诺辉健康在2023年预期总收入将达到20亿元左右的规模(正式的2023年财报至今未公布),是2020年营收的28倍,而很多同行的收入还在5亿元左右。 2024年3月,诺辉健康收到业绩审计机构德勤关于质疑销售真实性等问题的关注函。 2024年12月31日,诺辉健康发布公告称,公司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及首席执行官朱叶青由于个人健康原因,已于2024年12月30日辞任相关职务。 另一家早筛明星公司公司广州基准医疗,是国内将ctDNA甲基化高通量测序技术用于肿瘤早检的先行者。主要开发肺癌、乳腺癌、消化系统癌症与泌尿系统癌症等高发癌种的早期筛查、诊断、监测和伴随诊断产品。基准医疗旗下的两大核心产品均属于同类第一(First-in-Class)产品,全球首个肺结节早筛早诊产品“费益检”,可用于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辅助诊断,已经获得中国专家共识推荐用于早期肺癌诊断,以及欧盟IVDD CE产品认证。至于另一款“泌益检UriFind”是通过检测尿液细胞DNA甲基化,对可疑尿路上皮癌患者辅助诊断,已获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突破性疗法认证(BTD)和中国药监局第Ⅲ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但正是这家拥有一款FIC产品和一款突破性疗法认证的基准医疗,在2024年9月20日,康圣环球宣布收购其100%的股权,对价为3130万美元,其B轮和C轮的投资者亏损一半以上。例如,以B轮投资方金域医学为例,在交易中获得了481.5万元,但在2017年的投资中,金域医学付出的金额为1,321.4万元,亏损比例约为63.6%。 为何这些公司即使亏损也要退出呢?答案无疑是对早筛市场失去了信心和耐心。 03 — 为何美国玩得转的癌症早筛到了中国就不行了 诺辉健康的问题不仅仅是财务造假。中国的早筛从提出概念到现在已经十几年了,除了造假的诺辉健康,其他公司也都不成规模。和美国Exact Science已经达到20亿美金的销售体量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和之前行业内所预测的千亿人民币的规模也相去甚远。这更与那么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无论是诺辉,还是基准,其产品很少有人质疑,中国公司的技术能力在这方面和美国同行相比差距也不大。 为何美国轰轰烈烈的早筛公司,在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却玩不转呢?
04 — 结论 和美国相比,中国的早筛市场因为人口基数,似乎很庞大,但实质上,受到医保覆盖、早筛意识以及其他筛查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早筛市场一直没有爆发,现在看也很难爆发,可能增长都是一个问题。诺辉的造假丑闻,更多是一种急功近利,透支未来的表现,其本质还是市场没有起来而从业者们昏招频出的表现。 早筛市场的本质是肿瘤的筛查符合卫生经济学的故事。这个故事在美国讲通了,美国的支付方(Payer)愿意为早筛买单,并不是因为他们都是慈善家,而是他们相信,现在买单是会减少未来为更大的账单买单。 而在中国卫生经济学的故事讲了这么多年都讲不通,也不是因为中国的医保局领导不懂业务,恰恰相反,他们可能既懂业务,也懂政治。这可能也就是中国中国早筛无法发展起来的最大障碍吧。 来源:阿尔发实验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