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随着丹纳赫2024年年报的发布,IVD四巨头均已公布2024年情况。随着中国集采推进,全球新冠业务对报表的影响出清的大背景下,IVD四巨头表现究竟如何呢?排名上:罗氏第一、丹纳赫越居第二、雅培退至第三、西 ...
截至目前,随着丹纳赫2024年年报的发布,IVD四巨头均已公布2024年情况。随着中国集采推进,全球新冠业务对报表的影响出清的大背景下,IVD四巨头表现究竟如何呢? 排名上:罗氏第一、丹纳赫 全球营收上:罗氏诊断业务营收依旧第一,雅培下滑最严重(-6.5%),丹纳赫诊断业务是四家中唯一正增长,西门子医疗与丹纳赫、雅培的差距有被拉大的趋势。
不过,AD领域内,无论是治疗或是早期筛查与诊断,都还有相当一段长的路要走。 中国市场: 2024年,集采开始深入免疫诊断领域。 上半年,安徽牵头的25省IVD免疫集采落地推行,首次涉及免疫关键领域的五大类:性激素六项、传染病八项、糖代谢两项等均纳入大范围集采。下半年,28省“肿瘤标志物、甲状腺功能”集采落地,作为该领域最广泛、壁垒最高的两个化学发光应用进入集采,带来更大的打击面。 至此,免疫诊断化学发光主流项目已基本实现集采。 集采扩围下,再加上全年贸易战带来的关税成本增加,以及全球供应链的不稳定性带来的生产和运输周期,让IVD四大家本土优劣也在这一过程中被放大。 罗氏诊断强于技术与产品,除传染病八项(酶联免疫)外所有品类全部中选,位居跨国企业第一。贝克曼靠着本土化运营优势,成为份额唯一有所增长的外资企业,也是首个全面实现国产化的IVD TOP外企。 雅培弱于本土化,丢失部分市场。其雅培的Alinity i系统(主要用于免疫学检测)本土生产基地,在2024年10月左右才在杭州正式启动。西门子医疗目前在中国的生产和研发基地主要集中在影像领域,在免疫诊断领域国产化程度较低。 随着免疫相关产品价格降低,净利润下滑,2024年IVD四大家都在进行业务精简与人员裁撤。其中,罗氏诊断、西门子医疗裁员幅度较大。 据最新消息显示:最近,罗氏诊断又将大规模裁员。西门子医疗2025年Q1最新财报显示,中国区下滑收窄。通过人员精简和传统产品线淘汰,诊断业务利润+7.8%。 而对比之下,本土IVD企业从”“免疫化学发光”出发单点突破,如今已实现菜单数量、自动化流水线的全方位升级。如国产IVD迈瑞、新产业、亚辉龙等都依靠发光拉动业绩增长引擎,未来中国区较量也将更加激烈! 01 营收比拼:
罗氏:诊断业务营收第一(163.12亿瑞士法郎),同比-1%。尽管受到新冠相关产品需求下降的影响,但其诊断部门的基础业务实现了稳健增长。中国区:IVD市场罗氏诊断业务营收接近第二名的2倍。 丹纳赫:诊断业务是其最大的收入来源,四家中唯一正增长,同比+2%,2024年顶替雅培位居第二。长期看好中国市场,但也会受带量采购的影响。 雅培:诊断业务在四家之中下滑幅度最大,同比-6.5%,首次退出第二的位置。 西门子医疗:诊断业务营收46.77亿美元,同比-2.5%。 对比来看,疫情阶段IVD四巨头发力点不同,4年下来带来不同的投射效应:
可以明显看出两个类别:罗氏、丹纳赫诊断业务在公司内占比逐渐上升,得益于其巩固中心实验室、病理诊断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而雅培、西门子医疗过度依赖新冠红利,随着新冠相关产品需求下降,核心产品后发力不足,诊断业务自然在公司内占比有所下降。 罗氏:稳居第一,中国区下滑2.9%罗氏全年营收604.95亿瑞士法郎(约688.92亿美元),同比增长3%。其中:
诊断业务占总营收23.7%,相比于2023年的24%的占比有所下降。COVID-19产品销售同比大幅下降73%,但临床化学检测、先进染色解决方案和伴随诊断的取得不错的增长。 在讨论公司财务业绩的电话会议上,罗氏首席执行官托马斯·施耐克表示,2024年是最后一次感受到新冠销售减少的影响,全年因为新冠产品销售额下降了11亿瑞士法郎。由于中国市场的阻力,2025年目标是实现低至中个位数百分比的增长。 诊断细分业务分析:
▲罗氏诊断2024年区域营收增长图
丹纳赫:面临集采、呼吸道检测双重挑战!2024年,丹纳赫总营收238.75亿美元,与去年持平。诊断业务、生命科学略优于预期。 诊断业务是丹纳赫最大的业务部门,占比40.1%,全年营收97.87亿美元,同比+2%,主要由高级染色和数字病理学推动。
中国的集采计划对丹纳赫的诊断业务影响显著,尤其是Q4。丹纳赫首席执行官雷纳·布莱尔表示,受到中国集采影响,公司诊断业务单2024年Q4受到了5000万美元的影响,预计2025年将受到1.5亿美元的影响。 并且,随着呼吸检测量预期的下降将对其诊断业务产生持续影响,这种影响将延续至2025年。 诊断细分业务分析: ▲丹纳赫2024年诊断业务营收
丹纳赫的核心实验室业务,中国市场方面受到带量采购影响,但在北美和高增长市场的带动下依旧然实现了同比增长;而丹纳赫的分子诊断业务随着新冠的红利消失,全球出现大幅下滑。 2025年,预计除中国以外,丹纳赫诊断业务将增长中高个位数百分比。 雅培:退出第二,诊断下降6.5%2024年,雅培全球销售额达419.5亿美元,同比+4.6%。除去新冠病毒检测产品对销售额的影响,全年的销售额实现了9.6%的增长。 其中,诊断业务营收93.41亿美元,同比-6.5%,在去除新冠病毒检测产品的影响之后同比增长5.2%。 目前雅培表示正在开发用于检测和监测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诊断产品。 诊断细分业务分析:
雅培预计2025年诊断业务有机销售额将同比增长5.2%。 西门子医疗:诊断是唯一下滑的部门,启动成本削减西门子医疗20204财年区间为2023年10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 西门子医疗2024年整体营收223.63亿欧元(约236.97亿美元),同比+3.1%。剔除上年度结束的新冠病毒抗原快速检测业务,可比营收增长5.2%。 西门子医疗预计,2025财年的可比营收将在2024财年的基础上增长5%-6%。
诊断业务分析:
西门子诊断业务营收44.17亿欧元(46.77亿美元),同比-2.5%。但剔除新冠相关业务影响后,诊断业务在核心领域仍实现了2.1%的增长。 诊断业务在2024财年面临了多重挑战,尤其是新冠抗原检测试剂业务的结束和中国市场订单延迟。然而,2024年通过成本削减措施和美洲地区的增长,部分抵消了不利因素的影响。 细分业务中,实验室诊断业务同比下降3.8%,如果剔除新冠相关业务影响后营收同比增长0.6%。 区域业务分析:
02 中国区: 2024年,IVD四大家中,只有罗氏诊断、西门子医疗单独披露中国区营收:
丹纳赫、雅培公告中也都有提到受到“中国集采影响”、“中国市场的阻力”等词语,表示其在中国区营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024一整年,集采大刀都伸向免疫诊断领域。
免疫诊断集采之下,IVD四巨头做法不一。 罗氏诊断:降本增效,寻求新的增长引擎 2024年,罗氏诊断推出了高通量 Cobas 6800/8800 仪器的更新版本。罗氏诊断首席执行官马特・索斯(Matt Sause)表示,这将 “进一步扩大我们在分子实验室领域的竞争优势”,并成为 “未来增长的引擎”。 并且,公司计划在2025年推出用于细菌性阴道炎和念珠菌性阴道炎检测的 Cobas BV/CV 测试,以完善传播感染检测产品组合。 2025年初,面对化学发光试剂集采导致的产品利润率下降,罗氏诊断宣布进行大规模裁员。 雅培:提升产能、加速免疫模块流水线 本土供应链弱势,让雅培在IVD四大家中国产能相对较弱,2024年,雅培中国重点围绕核心实验室和POCT领域本地化产能提升。 2024年10月,雅培实现Alinity i和GLP自动化系统本地化,加速了免疫模块和自动化流水线的本土生产,从成本管控方向应对集采,预计2025年正式投产,有望新增年营收5亿元。 丹纳赫:积极应对,调整重心 由于集采影响,其诊断业务核心收入下降了2%。丹纳赫首席财务官Matt McGrew表示,公司认为与集采将在未来几年产生每年5000万美元的不利影响,因为价格会降低约50%。 不过,丹纳赫CEO Blair表示,公司继续“将中国视为中期和长期的机会,因为基本面是正确的”。 不过,2025年,丹纳赫仍旧要面临集采、呼吸道检测双重挑战!而丹纳赫表示会将重点专注于分子诊断、临床诊断等高增长终端市场。 西门子医疗:裁员见效!下滑收窄,业务利润+7.8% 受集采影响,西门子医疗中国区下滑明显,达到-10%,而2024年,西门子医疗诊断业务经过几轮裁员,并淘汰传统产品线。 据2025年Q1最新财报显示,中国区下滑收窄。通过人员精简和传统产品线淘汰,诊断业务利润+7.8%。 首席执行官Bernd Montag在电话会议中表示,“公司将从2025年起逐步停止对四种旧有检测平台的支持,转而将客户迁移至具备扩展自动化能力的新一代Atellica仪器系列。” 当然了,不止是在化学发光赛道,以此前外企的“统治区”,IVD高端领域流水线赛道为例,2024年上半年中国市场公开签约数量来看,迈瑞第1、基蛋第2、罗氏第3、贝克曼第4、亚辉龙第5;雅培诊断第12、西门子医疗第13。 未来,同样的故事还会在IVD里的其它细分领域里不断上演。 于是2024年,我们看到IVD四巨头不同的动作。当然其他国产IVD也是积极求生。有的企业不做IVD了,把团队解散,把产品注册证注销;也看到一些老牌生化企业被收购,雷诺华、浩欧博等。 未来,随着集采深入到IVD所以项目时,市场将淘汰至少50%的企业,这是一个可怕的预言。 03 下一代诊断技术领域布局 曾几何时,在制药赛道,肿瘤领域一枝独大,而如今,肿瘤转向精准治疗、自免(自身免疫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病)领域异军突起。 肿瘤领域的伴随诊断已经成为罗氏最高增长点,达到+12.6%,所有IVD四大家都在重点布局自免、神经蜕变领域赛道,这两个赛道也是未来难点与热点。 另外,临床诊断的智能化驱动,以及与AI+数字化的结合,推动医疗诊断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此外,西门子、雅培都在布局实验室自动化、以及自动化流水线。 或许,基于个体的精准诊疗一体化,已经不远了,未来已来。 来源:MedTrend医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