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1月,一则重磅消息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在医疗行业激起千层浪——抖音集团获批建设北京爱瑞医院。谁能想到,这个以短视频风靡全国的互联网巨头,竟以三级综合医院的实体形态,毅然切入医疗核心场景。这就像 ...
在2025年1月,一则重磅消息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在医疗行业激起千层浪——抖音集团获批建设北京爱瑞医院。谁能想到,这个以短视频风靡全国的互联网巨头,竟以三级综合医院的实体形态,毅然切入医疗核心场景。这就像是一场打破常规的冒险,让人不禁为其勇气与决心赞叹。其实,早在2024年1月22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无条件批准了 “北京京东健康有限公司收购唐山弘慈医疗管理有限公司股权案”。京东健康借此收购,间接控股唐山市中心医院,这家医院规模宏大,承载着无数患者的希望。而在2023年6月16日,宿豫区卫健局联合京东健康打造的宿豫医院正式开业,又为当地百姓带来了新的医疗选择。这些是中国互联网医疗发展史上的一个个醒目里程碑。曾经,互联网大厂们大多徘徊在医疗“外围服务”,如今,如同勇敢的开拓者,直接挺进医疗产业链的“心脏地带”。从线上问诊的便捷,到实体医院的落地;从医药电商的兴起,到健康管理的全面布局,甚至到家检测服务的异军突起,互联网巨头们的医疗版图正以令人惊叹的速度扩张。这一场变革,如同一场静悄悄的“新基建”革命,正缓缓重构传统医疗生态。 图1 封面图 来源:Pixabay 互联网医疗:逐光十年,破茧成蝶蓬勃而起:规模与需求的激情碰撞 曾几何时,互联网医疗还是医疗领域的一抹微光,转眼间,它已如燎原之火,迅速蔓延。如同神奇的画笔,勾勒出这一壮丽的发展轨迹:2023 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仅有 3102 亿元,而到了 2024 年,竟如火箭般飙升至 4190 亿元,用户规模更是突破 3.94 亿人。这惊人的数字背后,是无数人的期待与需求,更是多方力量共同推动的结果。 首先,5G 网络的高速驰骋,让信息传递如闪电般迅速;AI 的智慧光芒,照亮了辅助诊断的道路;大数据的浩瀚海洋,为医疗决策提供了坚实的依据。这些技术的突破,让远程会诊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让 AI 辅助诊断成为现实中的得力助手,将曾经只能在想象中实现的医疗场景,真切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其次,国家将互联网医疗支出纳入医保,这一举措,如同给互联网医疗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等一系列文件,更是为行业的规范化发展精心铺就了道路,让互联网医疗在前行的道路上,有了明确的方向和坚实的保障。 再者,老龄化社会的悄然来临,使得慢性病管理的需求如潮水般涌现。老人们渴望在家中就能得到专业的医疗指导,而不是在医院的各个科室间奔波。年轻群体则带着对便捷生活的追求,对医疗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希望通过手机,就能轻松预约挂号、问诊咨询。这种需求的升级,重塑了整个医疗市场的格局。 三级跳:奏响发展的激昂旋律 在这黄金十年里,互联网医疗迈着坚定的步伐,完成了精彩的“三级跳”。 第一阶段,从 2015 年到 2020 年,在线问诊和挂号服务如春日的新芽,破土而出。它们致力于解决长期困扰患者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曾经,患者为了挂一个专家号,需要在医院门口通宵排队,而如今,只需轻点手机屏幕,就能轻松预约。在线问诊也让患者足不出户,就能与医生交流病情,获得初步的诊断和建议,为患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第二阶段,2021 年到 2024 年,医药电商如一颗璀璨的新星,在互联网的天空中闪耀。2023 年,抖音医药保健 GMV 增长 141.8%,小红书也成为医疗用品的“种草”第一站。人们可以在这些平台上,便捷地购买到所需的药品和医疗用品,送货上门的服务更是让生活变得无比便利。 而到了 2025 年,互联网医疗迎来了“重资产时代”。实体医院的落地,智能硬件的普及,健康管理全链条的布局,如同搭建起一座宏伟的大厦,构建起线上线下融合的闭环生态。人们不仅能在线上享受便捷的医疗服务,还能在实体医院得到面对面的专业诊疗,借助智能硬件随时监测自己的健康状况,接受全方位的健康管理。 图2 来源:Pixabay 大厂逐鹿医疗:“三驾马车”的风云征程医药电商:烽火连天的流量变现战场在互联网浪潮的席卷下,医药电商这片曾经平静的领域,已然成为了烽火连天的流量变现战场。 时光回溯到 2003 年,退伍军人李洪波受美国网上药店业态启发,在与药监局充分沟通后,于 2005 年上线了我国首家合法网上药店药房网。此后,医药电商便如星星之火,开始了艰难的发展之路。 随着政策的逐步放宽,以阿里巴巴、京东为代表的电商巨头纷纷入局。阿里健康凭借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在医药电商领域站稳脚跟;京东健康则以便捷高效的即时零售服务为特色,迅速扩大市场份额。 然而,竞争的战火并未就此停歇。美团这个 O2O 领域的佼佼者,凭借超 700 万骑手的配送优势,发起 “小黄灯健康守护联盟”,让医药配送如同外卖一般便捷。抖音和快手这两大短视频平台也不甘示弱,2023 年放宽售药准入门槛,开始直播卖药的新尝试。 医药电商领域宛如一场激烈的星际大战,各方势力你争我夺。抖音和快手,这两颗短视频界的超级巨星,率先无畏地闯入了OTC药品销售的神秘领域,犹如两位英勇的战士,在机遇与挑战交织的战场上,拔剑相向,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 在营销的舞台上,小红书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这里,很多用户第一次认识并了解到各种医疗用品,健康类笔记更是以惊人速度增长。每一篇笔记,通过生动的分享和真诚的推荐,悄然编织起“种草 - 购买 - 复购”的全新消费链路。它们为患者在寻找合适医疗用品的漫漫长路上,点亮了一盏又一盏的明灯,让患者在获取健康产品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互联网社区那如春风拂面般的温暖与力量。 线下医疗实体:破釜沉舟的大胆转型之路当我们把目光从线上转移到线下医疗实体,一场震撼人心的战略转型大戏正在徐徐拉开帷幕。北京爱瑞医院规划的800张床位,正式宣告互联网企业从轻资产运营向重资产投入的华丽转身。抖音通过收购百科名医网、控股美中宜和妇儿医院,精心搭建起一座“内容 - 服务 - 实体”垂直整合的生态桥梁。这座桥梁,将线上丰富的医疗资源与线下实体的优质服务紧密相连,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全面、高效、贴心的医疗体验,为患者打开了一扇通往健康的便捷之门。 大厂们的这些动作,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巨石,在传统医疗机构中激起了千层浪,让它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三甲医院纷纷行动起来,自建互联网医院,在这个新兴的线上流量战场上,夺回属于自己的领地,与平安好医生等平台以及大厂们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流量争夺战。在这个数字化浪潮汹涌澎湃的时代,各方都清楚地意识到,流量就是生命的源泉,谁能牢牢抓住它,谁就能在医疗变革的狂风巨浪中稳如磐石。 健康管理:数据驱动的前沿探索之旅健康管理——大厂们如同目光敏锐的寻宝者,努力挖掘着数据背后隐藏的巨大价值。可穿戴设备,这些看似小巧却蕴含着巨大能量的智能物件,成为了开启健康数据宝库的神奇钥匙。智能手环、血压计等设备实时上传的数据,如同源源不断的清澈溪流,为慢病管理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动态监测基础。 想象一下,患者只需轻轻抬手,就能随时随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而医生则能根据这些实时、准确的数据,及时为患者调整治疗方案。这一切,就仿佛为患者的健康守护装上了一双无所不能的“智能眼睛”,时刻关注着他们的身体状况,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保险行业也在这场变革的浪潮中积极求变,大胆创新。泰康与微医共同推出的“健康险 + 管理服务”,犹如一场意义非凡的创新试验。通过对海量健康数据的精准分析和科学预测,不仅降低了赔付风险,更为保险行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这一举措,不仅仅是出于商业利益的考量,更是对人们健康保障的深度关怀与思考,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同时,企业健康市场也成为了大厂们竞相角逐的焦点。华为运动健康凭借其在科技领域的强大实力,为B端客户量身定制员工健康管理方案,如同为企业送上了一份贴心的健康大礼,传递着对员工的深切关怀。而美团医药则凭借其在大数据方面的独特优势,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服务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关注员工健康,提升员工的幸福感和工作效率。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大厂们各显神通,凭借着各自的核心竞争力,纷纷抢占企业级市场,为更多人送去健康管理的福音,让健康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 大厂们的“三驾马车”,在医药电商、线下医疗实体和健康管理的道路上并驾齐驱,它们的每一次前行,都在深刻地改变着医疗行业的格局,也在默默地影响着每一个人的健康生活。 图3 来源:Pixabay 技术驱动的医疗范式革命AI诊疗:从辅助到主导的临界点 在诊断的战场上,AI宛如一位勇猛的战士,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游戏规则。AI影像系统如同拥有了一双火眼金睛,识别乳腺癌的准确率高达97%,比传统方法足足提升了20%。曾经,医生们需要在密密麻麻的影像中艰难寻找病症的蛛丝马迹,而如今,AI能够迅速而精准地锁定目标,为患者争取到宝贵的治疗时间。 个性化治疗领域,AI更是展现出了非凡的实力。基于基因数据制定的AI方案,让肿瘤治疗有效率提升了35%[11]。它就像一把量身定制的钥匙,能够更精准地打开治愈疾病的大门,为无数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然而,AI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据2024年5月20日一篇发表于《中国医院杂志》上的论文《涉及手术机器人医疗损害纠纷案例分析》统计,在2015至2022年间,涉及手术机器人医疗损害纠纷的案件高达63例,涵盖了泌尿科、胃肠科、妇产科等多个领域[12]。这些事件引发了人们对算法透明度的深刻拷问,让大家意识到,在追求技术进步的同时,不能忽视伦理和责任的重要性。 医疗大数据的“石油开采” 医疗大数据,这个被誉为医疗界“石油”的宝藏,正被人们不断挖掘和利用。平安健康就像一位智慧的勘探者,通过2.8亿用户的健康数据,成功构建了疾病预测模型。这些数据如同隐藏在地下的石油,蕴含着巨大的能量,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远程医疗的普惠实践 远程医疗的出现,让医疗的边界得到了无限拓展。协和医院的专家们,通过5G+VR手术示教,与县级医院实时共享4K手术画面,每年培训大量基层医生。这就像在不同的城市之间架起了一座座无形的桥梁,让先进的医疗技术能够迅速传递到基层,提升了整个医疗体系的水平。 北京我淘健康与京东健康共同建立 “社区智慧健康小屋” 项目,针对空巢、独居老人提供 “健康托管” 服务。通过设置在老人家中的物联网设备,帮助预警急性心脑事件,及时发现摔倒意外,老人随身携带 SOS 呼叫设备,可一键呼叫相关联系人,还可在互联网医院线下问诊处和医生视频,进行咨询问诊、处方开药以及定期健康随访。 这场技术驱动的医疗范式革命,既充满了希望和机遇,也伴随着挑战和困难。但无论如何,它都将引领着医疗行业走向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图4 来源:Pixabay 医疗行业变革:挑战与曙光交织之路矛盾交织:变革路上的荆棘医疗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同时也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充满希望的未来图景。 首当其冲的,是流量思维与医疗本质的激烈碰撞。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部分平台为了追求那诱人的GMV,竟放宽了审核的标准,严重背离了医疗行业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 如2023 年 1 月,修元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通过京东商城平台销售销售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案[7]。又如,2024年4月2日,天津顺达大药房因在“饿了么”平台未经许可经营第三类医疗器械被处罚[8]。 数据垄断与公共利益的对立,也如同一团乌云,笼罩在医疗行业的上空。那些行业巨头们,凭借自身的优势,掌握了大量的健康数据。一旦这些数据被不当利用,便可能形成可怕的“医疗霸权”。某知名医疗 APP 案例,通过冗长的隐私权政策声明,让用户在几乎没有选择权的情况下,默认平台可以不受限制地搜集和使用医疗信息,侵犯了用户对自己数据的知情权和控制权[9] 。 当数据成为少数人的筹码,大众的健康权益又将何去何从? 技术崇拜与人文关怀的割裂,更是让人心痛不已。智能医疗设备如智能医疗手环、健康监测APP等虽能实时监测健康数据,但对视力不好、手指不灵活的老年人或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存在操作困难。如同一道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横亘在他们与现代医疗之间。这些老人,他们或许跟不上科技的飞速步伐,在冰冷的技术面前,显得如此无助和迷茫。医疗,不应仅仅是技术的堆砌,更应是人文关怀的温暖传递[10]。 未来展望:变革奏响的希望乐章 然而,即便前方荆棘丛生,2030年的医疗生态依然充满了令人期待的曙光。 “分布式”医疗网络,将如同一座桥梁,连接起基层诊所与顶级专家。通过互联网平台,基层诊所将不再是医疗资源的“孤岛”,而是能与顶级专家直接相连。届时,分级诊疗将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正惠及每一位患者。想象一下,偏远地区的患者,在家门口的诊所就能得到顶级专家的诊疗建议,这将是多么美好的画面。 医疗服务的“订阅制”革命,也将为我们带来全新的健康管理体验。只需每年支付一定费用,个人就能享受到全程的健康管理服务。微医集团、复星联合健康、招商信诺、平安人寿臻享家医都推出了类似的服务,让健康保障变得更加轻松和可及。这不仅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创新,更是对人们健康关怀的升级。 生物技术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将开启疾病防治的新纪元。可穿戴设备将如同贴身的健康卫士,实时监测基因表达,实现疾病的“超早期干预”。在疾病尚未萌芽之时,就能及时发现并加以干预,为人们的健康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 医疗革命的“诺亚方舟” 图5 来源:Pixabay 当抖音医院的手术无影灯亮起,华为的健康手表监测着千万人的心跳,这场变革早已超越商业竞争范畴。医疗AI的误诊责任如何界定?数据寡头会否垄断生命密码?在效率与伦理的天平上,每个参与者都在书写答案。唯一确定的是,这场重构没有旁观者——无论是执刀者,还是躺在手术台上的人…… 来源:健康凯歌Pr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