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近代的经济转变,也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资本阶级为了更好的维持自己的阶级地位而付出的各种努力。这就是我的英雄史观,并无对错。奈何写得太深了,第一次没发出去,修改了一下还是没过审核,索性在朋友圈的私域 ...
回看近代的经济转变,也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资本阶级为了更好的维持自己的阶级地位而付出的各种努力。 这就是我的英雄史观,并无对错。 奈何写得太深了,第一次没发出去,修改了一下还是没过审核,索性在朋友圈的私域里展示一下算了。 毕竟这样的观点让更多人知道也不是什么好事。 以下内容,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一定对,随便看看。 1 这篇文章想聊一聊分级医疗,有这个思考主要还是前段时间看了一篇抨击分级医疗的文章。 而那篇文章抨击分级医疗的原因是因为大S在日本的去世。 因为日本实施的是分级医疗,而大S得了流感以后 先来说说什么是分级医疗吧,分级医疗就是把医疗资源按等级来进行分层,你只有满足低一级的条件才能去到更高一级的地方。 举个例子,比如饭店是分为路边摊、大排档、高档餐厅的,那么一旦分级以后,你一开始只能去路边摊,路边摊的老板说你的资产够了,你才有资格去大排档。 大排档的老板说你有资格了,你才能去高档餐厅。 是不是还挺扯淡的,但分级医疗差不多就是这样,只有你的医生说你的病够严重了,他这里治不了,你才能去级别更高的医院。 所以日本现在有很多医疗“守门员”,就是开小诊所的医生,你一开始只能去那边看病,他允许你去大医院了,你才能过去。 那么分级的那些个基层医生,就不是一名医生,而是一名计划经济下的医疗官员,他在负责判断给你分配什么样的医疗服务。 既然是官员,他就会有指标,比如你的手底下最多只能放过来100名病人,那么医疗就不单单是医疗了,还是政治。 所以在这样的诊疗制度下,肯定会有因为排队而排死的人,而大多数排队排死的会是那些看着没什么大事的,但却隐藏巨大风险的疾病患者。 比如流感这个病,大部分人可能就是感冒的症状,吃点药打个针就好了,但是就是会有一些人撑不住,因为这个病而死。 如果你一开始的病就很严重,那你可能就很快能去大医院得到更好的医疗资源了,但这种大部分风险并不大、少数人却致命的流感,想迅速得到好的医疗条件是几乎不可能的。 解释完什么是分级医疗,那么现在来说说为什么要进行分级诊疗,而且世界上大部分发达国家都实行分级诊疗的制度。 最大的原因是因为医疗成为了计划经济的产物,是医疗全盘公有制的配套模式。 还是刚才那个例子,吃饭明明是比医疗更重要的事情,为什么吃饭不需要分级。 因为吃饭并不是公有制,有钱的人自然会去高档餐厅消费,没钱的人会去吃路边摊,也不会非要逼着自己去高档餐厅消费。 不同的饭店成本是相差很多的,这种成本上的差异就已经分级好了。 而医疗因为全盘公有制,大家都有医保,看病的成本越来越低。 你去小医院挂号和大医院挂号花的钱可能差不多,你去大医院治病加上医保可能也不会有太高的成本。 医疗公有制让我们每个人都能享受得起更好的医疗资源了,医疗资源也越来越公平分配了。 这是好事,但是谁还愿意去小医院? 既然花的钱都差不多,那我头疼发热为什么不去大医院,万一我还有其他的毛病,小医院看不出来怎么办? 所以大医院虹吸了大量的患者和医生,医疗资源越来越集中于大医院。 这就造成了一个情况,公地悲剧。 2 公地悲剧就是在一个有限的资源,但人人可以平等享用的时候,就会造成资源的无法合理分配。 因为资源都是有限的,但人的欲望是无限的。 举个例子,现在很多人吃不起波士顿龙虾,因为龙虾太贵了,所以波士顿龙虾不会灭亡,因为这个资源被合理分配和利用了。 但是如果龙虾进入了公有制,所有人买龙虾都可以享受99%的优惠补贴,那么谁家都可以吃得起波士顿龙虾了。 结果会是什么? 家家都吃波士顿龙虾,每顿菜都少不了波士顿龙虾,龙虾这个有限的资源迅速被消耗殆尽,反之不过来最后甚至会灭绝。 再比如有一块公有的草坪,旁边大家都在养羊,每天放羊的时候都会在这里吃草。 那么这块草坪很快就会被吃秃了,因为这不是自己家的草坪,没人会在乎草坪未来的生长情况,都想着让自己家的羊多吃一点。 人民公社,吃所有人的粮食,那不管来年的生产,甚至下半年的消费,先吃顿好的再说,因为公家的,你不吃,别人也会吃,这时,你少吃反而一定是吃亏的那一个。 所以这就是公地悲剧,医疗也一样,大家头疼发热都跑去大医院享受更高级的医疗资源了,但是医疗资源是有限的啊。 那些真正需要更高级别医疗资源的人,还是只能排队,最后导致秩序的紊乱。 难道日本人就没想到这种情况吗? 肯定想到了,日本1961年实行全民医保,一开始是免费,后来日本财政兜不住这么沉重的负担,改由患者自费承担10-30%,到了1991年,日本政府还会考核医生的控费水平,降低药品价格等等,来降低这块赤字。 在日本执行一些DRG\集采等医疗制度后,日本医院收入下滑,医护压力增大,许多医生辞职,成立了遍布日本街头巷尾的诊所。 这时,为了进一步控制医保的支出,于是日本出现了分级诊疗制度。 存在即合理,一切制度的来源都是有迹可循,不管实行任何的制度,成本都一直在那里,只是承担的人不同。 当然中国未来的趋势也肯定是分级诊疗,世界都一样,你也别指望某个地区的人们观念就更先进一些,各路人马要么主张免费医疗,要么主张医院公里,反正都反对医院以赚钱为目标,反对医疗应该自由市场。 那么分级诊疗一定会来到我们身边。 前年去爬黄山的时候,在山顶上看到了一个心愿牌:希望足疗纳入医保。 当年我不懂,现在想到这个愿望我有了新的思考,任何事情都是有代价的。 足疗纳入医保,最终的成本也是我们普通人来承担,成本只是转移了,却不会消失。 正如医疗一样,大家只能看到免费医疗的好处,却看不到隐藏在后面的巨大成本,和后面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本质上人能依靠的只有自己,而不是所谓的福利或者“施舍”。 来源:研叔智子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