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前夕,DeepSeek以石破天惊的方式出圈,瞬间把杭州推向了全球的杭州。而随后“六小龙”的面世,则让杭州再一次冲上顶流。有人以为这是杭州“忽如一夜春风来”,其实早在2000年,杭州就率先提出“信息港”和 ...
2025年春节前夕,DeepSeek以石破天惊的方式出圈,瞬间把杭州推向了全球的杭州。而随后“六小龙”的面世,则让杭州再一次冲上顶流。 有人以为这是杭州“忽如一夜春风来”,其实早在2000年,杭州就率先提出“信息港”和“新药港”的“两港建设。如今,“信息港”已向全球展示了其高质量的成绩单,那么,作为“两港”之一的“新药港”这张金名片,25年来又培育成就了怎样的另一番“梦想”? BIO++陪大家一起来细细梳理分析。 产业布局规划 2000年,杭州提出建设“新药港”,携手“信息港”位列杭州市重点建设的两大港。 2008年,杭州被国家发展改革委授予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2019年,杭州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列入国家发展改革委的首批6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 2018年,杭州市明确提出生物医药发展的“一核三园多点”战略规划,2020年升级为“一核四园多点“融合发展格局。为全面提升杭州生物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2024年6月,杭州出台了“中国医药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构建”核心引领、四区协同、全城成链“的产业发展空间格局,要求到2026年,形成具有“区域协同、融合创新”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高地,创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同时实现总营收达6000亿元,总产值力争突破1500亿元。 生物医药,是杭州未来发展在”重仓“的核心赛道。 产业政策支撑 2018年,为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杭州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促进杭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并在2021年及2022年进一步迭代升级。2022年最新版政策明确将重点支持药品、高端医疗器械、先进制药制备、新型服务外包、数字化医疗及医美等领域的研发、生产和服务,并在提升创新研发能力、完善临床研究应用、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健全生态服务体系四个维度出台了25条专项政策,政策中对创新药及创新医疗器械的研发补助分别高达7000万元及600万元。 杭州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政 2023年9月,杭州进一步就细分赛道“合成生物”新出台专项政策“支持合成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致力于通过专项政策支持方式聚力构建合成生物“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产业集聚”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完善合成生物产业生态体系,打造成为合成生物领域的产业集群创新高地。2024年11月,杭州市再次出台“杭州市合成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明确提出以西湖区为创新策源中心,以钱塘区和萧山区为核心承载区,以余杭区、临平区、拱墅区、临安区、建德市等区域为多元协同发展区,形成“一心双核多元”的合成生物产业空间布局,力争到2026年产现”1354“即建成1个产业中试基地,3个特色园区,5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制造业总产值达400亿元的总体发展目标。 杭州市合成生物产业发展新政 营商环境建设 杭州的营商环境,有一段“三到”实力“宠企”论在网上一直是刷屏般的存在,“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杭州率先推行并真正执行“最多跑一次”改革,通过数字化手段整合政务流程,行政审批效率全国遥遥领先; 杭州的“亲清在线”平台,企业在线提交问题,政府部门需48小时内响应并解决,最让人想不到的是企业及人才的政策扶持资金居然通过这个平台真的可以实现秒到 而作为创业在杭州的企业家,感受比较深刻的应该还有政府对产业的理解能力,用企业的话来说,就是这边的政府懂我们。比如在杭州医药港,你跟医药港小傎的政府部门去沟通交流,就会发现基本无障碍,不需要费力的解释所从事的“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琼脂糖材料”是啥?做什么?有什么价值?杭州政府的产业管理团队中年轻一代基本是顶尖名校的科班出身,所以他们了解行业发展的前沿趋势,也懂技术价值,更懂产业企业的需求点,所以这里的政府就能更好的精准服务企业。 BIO++身边好多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家曾坦言:自从落地杭州,就喜欢上了这个城市。这儿的政府创新、包容,同时也给予创业者多维度的创业政策支持。“现在我长大了,也有很多外地政府想来摘现成的果子而承诺各种政策诱惑想一锅端的招我过去,但我是不会去的。政府在我们最难的时候扶持了我们成长,我们创业者也是有感恩的心的。我们长大了,肯定也是要反哺这座城市的发展!”已是连续三届的杭州市“准独角兽”企业家这样告诉我们。 产业载体保障 BIO++近期在推进落地一个合成生物的优质产业化项目,对方首要诉求就是载体的匹配性,政策其他的得载体确定后再谈。合成生物因为发酵工艺需求,都会要配置不同规格的发酵罐,因此就涉及到几个问题:环评是否可行、承重是否能承载几吨重的罐体、层高是否能放下6.5米的发酵罐,其他还有排污、排废、高标准电荷载的常规需求。我们根据客户的需求,精准的帮客户匹配了杭州医药港的场地,客户看了方案后欣然准备前来考察。 合适的空间载体,是区域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基本要求。 产业生态打造 我们首先来看下位于杭州生物医药发展的“核心区”杭州医药港的产业生态布局图: 看到这张图,相信大部分要落地杭州的生物医药企业就会安心很多。生物医药产业不是孤立的发展,其对产业生态的依赖度极高。行业内都说产业企业落地首要是生态、其次是载体、最后是政策。如果把需求倒置过来落地的,很多都是一地鸡毛最后自己痛苦。 产业培育发展 2024年底,生物医药圈一则比较振奋人心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钱塘区的葆元生物研发的己二酸他雷替尼胶囊正式获批上市。这是钱塘区十年磨一剑自主培育的第一颗创新药,也是浙江省2024年唯一一个上市的一类新药,该药的上市将为已经穷尽了治疗选择的晚期ROS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希望,对于国产创新药的研发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2025年初又一起重大事件也发生在钱塘区,钱塘区安和药谷入驻企业先为达生物与Verdiva达成全球开发和商业化协议,合作产品包括口服和注射胰淀素受体激动剂等,根据合作协议,先为达生物将获得近7000万美元的签约首付等款项并有权获得上述产品最高达24亿美元的潜在开发、注册和商业化里程碑付款,以及产品商业化后的分层销售额提成。这也是2025年开年来国内所发生的最大一起创新药对外授权(license out )交易记录。 成果培育看数据 ,BIO++就简单粗暴的直接多维度上图说明,数据系不完全统计,部分数据也可能有误,大家多指正。 2024年杭州市新认定的(准)独角兽区域分布图: 杭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布局图(最新版),大家可以找找自己所在区有哪些明星企业,又有哪些产业合作伙伴可以推进的。 2024年,在新获融资的杭州生物医药企业里最受瞩目的应该就是天境医药、剂泰医药、浩博医药,这三家企业分别以超5亿元人民币、1亿美元、1.1亿美元金额成为今年融资的头部明星企业,精准健康获得阿里健康135.2亿元巨额资金的100%股权收购。 2024年新获融资的企业信息表: BIO++有话说: 作为生物医药产业服务链的资深从业者,就生物医药产业的区域性培育发展,BIO++也抛砖引玉提提自己的感受,也欢迎更多专业人士留言更好的建议和想法。 1、都说产业投资基金需要有耐心,其实政府比基金更需要有陪伴的耐心和长期主义的心态。尤其2024年8月公平竞争条例实施,像以往一锅端摘果子买买买的方式已不现实了,况且,卖过一次就会有第二次不是嘛?能买进来的,基本别想着人家有忠诚和责任心。沉下心培育自己的产业健康成长才是王道。 2、区域部署产业定位时,不能一哄而上哪热就上马哪个。要根据自己的区域产业发展基础,筑实自己的产业生态和发展能力,进一步打造自己的竞争壁垒,从而打造出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 3、土地资源日渐稀缺,各地尽可能多建标准化厂房园区,谨慎大面积供地给单家企业。一幢楼可以解决的事情不浪费几十亩地。让企业家专心做产业而不是做包租公,把更多的土地资源留给未来发展。 4、对于稀缺的M3化工园区规划要站在更高的战略角度来定位,确保区域产业发展从研发、生产、销售不需双城或多城记,企业不增加管理成本,政府不流失GDP。也许可以考虑在M3化工园区针对某细分领域方向建设标准化厂房,在同一个环评范围内可以容纳更多企业的中试及生产需求。比如传统的药品生产,比如时下”医美茅“的医美原料及美妆原料生产,给企业提供更多精准的场地支持,不久的未来,集群的产业化企业肯定可以还给社会更多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来源:Bio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