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亿债务压垮医疗行业,百万医学毕业生的饭碗危险了

解读 鹏哥
2025-3-26 14:29 64人浏览 0人回复
来源: 观商随笔 收藏 分享 邀请
摘要

曾几何时,我国看病难、看病贵是一大顽疾,医院总是排着人山人海的队伍,令人焦躁又无奈。那时的医院,根本不缺病人,缺的反而是医院、医生、护士。近几年来,我国却突然出现了一股医院倒闭潮,不少医院在停诊之后就 ...

 曾几何时,我国看病难、看病贵是一大顽疾,医院总是排着人山人海的队伍,令人焦躁又无奈。

那时的医院,根本不缺病人,缺的反而是医院、医生、护士。

近几年来,我国却突然出现了一股医院倒闭潮,不少医院在停诊之后就默默倒闭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01.医院掀起倒闭潮

近日,纽约时报对我国医疗行业的债务问题进行了专项报道。

2024年4月,江苏宿迁市的汇仁医院因为拖欠员工工资被有关部门警告;9月,法院的封条封在了医院大门口,宣告着这家医院倒闭。

10月,广东梅州市嘉应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停诊,此时这家医院已经拖欠员工10个月的工资;11月,这家医院聘请会计事务所清算资产,进入破产倒闭程序。

注意,这家梅州医院曾是三甲医院,2021年还盖了新的医院大楼,建筑和设备总投资1.2亿元之巨。实力如此雄厚的医院,也在2024年倒下了。

数据显示,从2020年至2024年,我国倒闭的医院数量超过500家。其中以私立医院为主,也有部分公立医院位列其中。

医疗行业为什么会掀起倒闭潮呢?

原因无非两点,一是医院太多了,二是医院入不敷出了。

在我国房地产扩张过程中,巧妙地利用了教育、医疗两大民生刚需,将房子与教育、医疗绑定在一起,刺激消费者的购房欲望。

河北新建最大医院

几乎所有房地产开发商都将学校、医院作为房子的卖点。

这就造成了一种现象,我国医院的数量扩张与房地产扩张同步,房地产扩张过快,医院的扩张自然也就过快了。

在过去二十年间,我国医院数量增长了一倍以上;私立医疗机构的增速更恐怖,二十年间翻了三倍以上!

截至2023年底,我国医院总数已经超过4万多家,4成医院处于亏损状态。

与医院有竞争关系的药店、诊所也遍地开花,2023年底全国药店数量已经达到了66万家,诊所数量31.89万个!

再说医院入不敷出,医院的收入下滑,还是受房地产扩张的影响。

最简单的理解,城区面积扩大了,人口居住的也就更分散了,再加上大量新建的医院,使得原本集中在市中心的医疗需求被分散了。

小病老百姓可以选择诊所,大病也可以就近选择医院,不再受一两家医院制约。

同时,2020年爆发的疫情冲击了经济,老百姓收入受到了影响,对于非紧急性疾病的治疗延缓了,医院的收入也受到了影响。

以嘉应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为例,根据财报显示,2023年该医院的收入同比下降了一半!

另外,2022年底开始,我国掀起了医疗反腐风暴和药品集采。

医疗反腐让不少院长落马,灰色收入大幅下降,医院也陷入了一定时间的无领导状态。

集采则让药品价格下降,不少药品进入医保名单,老百姓买药成本降低了,可医院的收入却少了。

医院的成本本就极高,以宇宙第一大医院郑大一附院为例,去年总收入218亿元,总支出208.34亿,结余10.56亿,其中有9.8亿来自财政拨款,刚好收支平衡。

成本高,再加上集采和反腐高压,医院基本就没多少盈余了。

值得一提的是,医院的支出增加也是一大原因。增加的支出并不是所谓的医生和护士成本,而是债务成本。

没想到吧,房地产是用债务扩张的,医院也是用债务扩张的。

2021年的数据显示,我国医疗行业总负债已经达到了19150亿元,资产负债率达45%,逼近50%的警戒线。

3年时间过去了,总负债早已超越了2万亿元,债务规模更大了。

债务成本,成为了压垮医院的最后一根稻草。

02.倒闭的医院死有余辜

老关认为,老百姓没有必要为这些倒闭的医院惋惜,他们并不是无辜的,而是死有余辜。当然了,产科医院除外。

医院快速扩张带来的结果就是,大量资质不足的医学院校集体开附属医院。

这种做法给扩招后庞大的医学生们提供了稳定的就业,但也导致医疗行业的整体水平下降。

资质不足的医生、经验不足的护士,会导致医院治疗效果不佳、频繁出现医疗事故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就医。

要知道,集采和反腐高压之后,我国平均就医成本下降了18.6%,医疗资源已经十分充足,看病难、看病贵得到了极大缓解。

医院之间也不再是简单的同僚关系,而是严峻的竞争关系。

总有些医院抱着过去的那种“店大欺客”的心态,认为患者不来我这就医,还能去哪里?

于是,部分医院为了业绩,让患者过度检查、过度开药、过度治疗,甚至故意拉低治疗效果,造成反复治疗,以此增加医院营收。

医院过度检查被罚

有患者就曾爆出,某地级市一人民医院,治疗一个小小的感冒,居然治了一周还没好。

这要是再慢点的话,估计患者都能自愈了。这种疗效,患者还敢去第二次吗?

我国的制度学习的是西医,从中考、高考再到大学、研究生、博士,培养一个医生和护士的成本极高,医生和护士想要高收入覆盖前期投入,这是人之常情。

不过,我国老百姓的就医消费水平,放在全球都是相对比较低的,大部分成本都被医保承担了。

一方想要多赚钱,一方想要少花钱,矛盾是公开化的。

老百姓从来就不是傻子,反而是最有智慧的人。他们对于医院、医生、护士的容忍度是非常高的,用大白话来说,只要医院能把病治好了,多花点钱也乐意了。

可是,总有那么一些医院跟老百姓对着干,钱花光了、病治不好、态度还十分恶劣,这种医院老百姓为什么还要去?

老关认为,医患矛盾从来就没有消失,只是换了一种形式。

过去的医患矛盾,患者没有选择,患者家属容易一时冲动,造成灾难性后果。

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达,医院数量的增长,患者可以提前了解哪家医院靠谱,哪家医院比较坑,从而主动抛弃坑人的医院。

这些倒闭的医院,就是医患矛盾新的牺牲品,他们是被老百姓用脚投票抛弃的!

03.债务危机最危险

老关认为,我国当前的医院倒闭潮是可控的。

500多家倒闭的医院,在4万家总数面前占比仅为1.25%,占比并不高。

真正危险的是扩张留下的债务危机,总负债已经超过2万亿元,按照4万家医院总数计算的话,平均每家医院负债5000万元。

5000万元的负债,对于大医院来说小菜一碟,但对于数量庞大的中小医院来说,那就是一座大山。

以康复医院为例,截至2024年底,我国康复医院数量近1000家,平均资产约为4000万元。

康复医院

若按5000万元负债计算的话,这些康复医院全都资不抵债破产重组了。

医院的债务占比50%是警戒线,70%是危险线。逼近50%意味着有一半以上的医院负债占比超过50%了,这其中又有多少逼近了70%的危险线?

医院属于事业单位,地方政府能不能帮忙医院化债呢?可以,但是现在心有余力不足。

光是地方政府的债务,就已经让各地忙得焦头烂额,再加上开发商破产、烂尾楼等问题,医院的债务还得往后排。

当前医院只有依靠自身的收入来逐步化债,以时间换空间,开源节流,逐步降低债务规模。

幸好,我国的医疗扩张已经基本完成,不再需要负债扩张了,债务规模会走向平稳,化债的时间是充足的。

不过,医疗扩张停止也牵扯着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国每年1000多万的高校毕业生,其中医学生占比超过10%,上百万医学生嗷嗷待哺等待就业。

医学院校招

2023-2024年,我国医学院毕业生进入医院就业的比例不足40%,60%的医学毕业生都推向了社会。

此时停止医疗扩张,医科院校毕业生就业也更加困难,进一步冲击经济,宏观环境依然不乐观。

或许,这场医院倒闭潮才刚刚开始,未来还将有更多的医院走向倒闭,更多的医生和护士失业!

来源:观商随笔

0

路过

0

雷人

0

握手

0

鲜花

0

鸡蛋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推荐阅读
体外诊断网是宇翼科技旗下品牌,定位于全球体外诊断领域服务平台,我们追求及时、全面、专业、准确的资讯与数据,致力于为企业及用户服务。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账号

  • 商务合作

  • Discuz! X3.5 | Copyright © 2015-2023 | 宇翼科技
  • 免责声明: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浙ICP备18026348号-3|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