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体外诊断行业掀起一阵波澜,达安基因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8.53亿元,同比下降27.76%;归属净利润-9.25亿元,同比暴跌 983.98%。国内IVD龙头达安基因业绩暴雷,情理之中还是自己作死?在行业整体向好 ...
最近,体外诊断行业掀起一阵波澜,达安基因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8.53亿元,同比下降27.76%;归属净利润-9.25亿元,同比暴跌 983.98%。 国内IVD龙头达安基因业绩暴雷,情理之中还是自己作死? 在行业整体向好的大环境下(检测量同比有大幅增长),达安基因却深陷亏损泥潭,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深挖一下。 01 市场竞争失利,份额不断缩水 国内市场:拓展步伐迟缓 达安基因搭建了 “总部 - 省域 - 县域” 三级运营支持系统,按理说这是开拓基层市场的有力武器。 可现实是,县域市场拓展速度极其缓慢。基层医疗市场潜力巨大,公司却没能借助这一体系,将产品推广到县域的各个角落,国内市场销售增长乏力,市场份额自然难以提升。 与此同时,体外诊断行业竞争异常激烈。不少新兴企业带着创新产品和灵活的市场策略入局,迅速抢占市场。 就拿常见疾病的诊断试剂市场来说,部分竞争对手推出检测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产品,吸引了大量医疗机构和客户,达安基因的市场份额被分走不少,产品销量也受到冲击。 海外市场:贡献杯水车薪 虽然达安基因宣称产品已打入全球 140 多个国家和地区,但海外市场对公司营收的贡献微乎其微。 这暴露出公司在国际化战略执行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政策、市场需求特点以及文化差异,研究不够深入,产品无法精准对接当地市场需求,自然难以打开销路。 另外,全球贸易环境不稳定,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关税频繁调整、物流受阻等问题,都增加了公司海外业务的运营成本和风险,严重影响产品出口和海外市场拓展。 02 产品跟不上节奏,创新收效甚微 核心产品:增长陷入僵局 达安基因的核心产品分子诊断试剂,市场逐渐饱和。随着技术普及,越来越多企业进入这一领域,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产品价格不断承压。 而且,市场对分子诊断试剂的需求增长放缓,达安基因又未能开拓新的应用场景和客户群体,核心产品销售额停滞不前,直接拖累公司营收。 不仅如此,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体外诊断行业,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至关重要。但达安基因在分子诊断试剂更新方面进展缓慢,未能及时推出具有显著优势的新一代产品。 反观竞争对手,不断推出性能更优、检测项目更多的产品,达安基因在竞争中愈发被动,市场份额被逐步蚕食。 新产品线:未能挑起大梁 公司在优生优育、精准医学等领域布局的产品线,表现不尽人意,没能成为新的营收增长点。 这很可能是因为对这些领域的市场需求把握不准,产品研发与市场实际需求脱节。以优生优育产品为例,不同地区、不同客户群体对检测项目和精度的需求各不相同,公司产品未能充分考虑这些差异,导致推广困难。 公司一直强调通过 “没有围墙” 的研发平台加大研发投入,可研发投入与市场回报严重不匹配。 新产品研发周期长、成本高,对市场趋势预判又不准确,研发出的产品得不到市场认可,不仅浪费资源,还加剧了公司亏损。 03 成本控制失控,运营管理混乱 生产成本与供应链:漏洞百出 2024 年,公司毛利润从 2023 年的 5.96 亿元降至 3.20 亿元,大幅下降 46.31%,下滑幅度远超营收下降幅度,这充分暴露了公司在生产成本控制方面的问题。 原材料采购成本上升、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流程不合理等,都可能是导致成本失控的原因。比如,原材料供应商调价时,公司没能及时寻找更具性价比的供应商,导致采购成本增加;生产线上设备老化、技术落后,降低了生产效率,抬高了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 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公司也存在诸多隐患。供应不稳定可能导致生产中断,影响产品交付,进而损害客户满意度和市场口碑;库存管理不善,会造成库存积压或缺货现象。库存积压占用大量资金,增加仓储成本,缺货则会错失销售机会,影响营收。 管理成本:居高不下 公司声称通过 “产品力、组织力、扩张力、文化力” 驱动高质量发展,但实际管理成本居高不下。 组织架构不合理,部门职责不清、流程繁琐,导致内部沟通和协调成本增加;人员管理方面,人员冗余、绩效考核不科学,造成人力成本浪费。管理成本的增加压缩了利润空间,而且管理效率低下,让公司在应对市场变化、执行决策时反应迟缓,无法及时调整经营策略,进一步削弱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应收账款:暗藏风险 从净利润巨亏可以看出,公司可能面临较大的坏账风险。财报虽未披露具体数据,但不难推测,公司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存在漏洞。 客户信用评估环节不够严格,给一些信用状况不佳的客户过高的信用额度和账期;账款催收措施不力,导致部分账款逾期无法收回,形成坏账,侵蚀公司利润。应收账款回收困难,还影响了公司的资金周转,在采购原材料、投入研发、扩大生产等方面造成资金压力,制约公司正常运营,加剧亏损。 04 战略执行不到位,投资决策失误 产品创新战略:执行偏差 达安研究院加大了自主创新力度,可新产品市场表现欠佳,这说明公司在研发过程中,与市场需求对接出现脱节。 研发人员过于关注技术创新,忽视了市场实际需求和客户反馈。比如,在研发新产品时,没有充分考虑医疗机构使用时的便捷性和成本效益,导致产品虽有技术优势,却难以推广。 而且,体外诊断行业技术和市场需求变化迅速,达安基因产品创新速度滞后,无法及时推出市场需要的新产品,错失市场机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掉队。 产业投资:回报率低 公司一直强调通过产业投资优化产业链布局,但实际投资回报率较低。在投资项目选择上,可能对项目的市场前景、盈利能力和风险评估不够深入,投资了一些技术不成熟、市场竞争激烈的新兴领域项目。这些项目不仅没能在预期时间内盈利,还消耗大量资金。 在投资项目后,公司对被投资企业或项目的管理不善,未能有效整合资源、协同发展。没有充分发挥自身在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帮助被投资项目提升经营业绩,投资效果大打折扣,公司整体竞争力也未能得到有效提升。 国际化战略:推进艰难 尽管公司多次强调国际化战略,但海外市场拓展困难重重。除了国际化战略执行不足和贸易环境不稳定外,还面临文化差异和品牌知名度低等问题。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会影响客户对产品的接受程度,而达安基因在海外市场的品牌建设投入不足,品牌知名度低,很难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 此外,公司在国际化运营方面缺乏经验和专业人才,在海外市场的营销渠道建设、市场推广、客户服务等方面,与国际竞争对手存在差距。比如,在海外市场营销推广活动中,没有采用适合当地市场的营销方式,导致推广效果不佳,影响产品销售。 达安基因 2024 年的亏损,给整个体外诊断行业敲响了警钟。未来,达安基因能否及时调整战略,解决上述问题,实现业绩反转,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来源:狗哥聊IV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