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美实施反制措施,医疗器械迎来哪些变革?

解读 鹏哥
2025-4-8 14:18 145人浏览 0人回复
来源: 梅桥医创 收藏 分享 邀请
摘要

导读:2025年4月2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对等关税”,中国随即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实施反制措施。医疗器械行业作为关键领域之一,面临进口成本激增、供应链重构与国产替代加速等多重挑战。本文结合 ...

 导读:

2025年4月2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对等关税”,中国随即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实施反制措施。医疗器械行业作为关键领域之一,面临进口成本激增、供应链重构与国产替代加速等多重挑战。本文结合政策公告与行业数据,深度解析关税调整对医疗器械行业的直接影响与长期变革。

2025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施。特朗普展示的图表显示,美国对中国实施34%的对等关税,对欧盟实施20%的对等关税,对巴西、英国实施10%的对等关税,对瑞士实施31%的对等关税,对印度实施26%的对等关税,对韩国实施25%的对等关税,对日本实施24%的对等关税,对印尼实施32%的对等关税,对泰国实施36%的对等关税。

4月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

公告中提到,2025年4月2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美方做法不符合国际贸易规则,严重损害中方的正当合法权益,是典型的单边霸凌做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短期冲击:进口成本显著上升

叠加美国政府过往加税措施,部分产品关税已达极高水平。以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为例,CT、MRI等设备的进口成本可能上涨40%以上,医院采购预算面临严峻考验。

政策缓冲期:

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前启运,并于5月13日24时前到港的商品不加征本公告规定加征的关税。

医疗机构可借此窗口期调整采购计划或加快清关流程。

2024年中国医疗器械进口市场占比:美国以23.8%位居首位,德国(17.9%)、日本(9.6%)次之。

高端影像设备核心部件依赖度:CT球管、超导磁体等关键零部件进口依赖度超过80%。

根据2024-2025年的数据,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医疗器械产品主要集中在高端技术领域和关键零部件:

关键医疗产品面临高关税,美国对中国加征的34%关税覆盖了医疗器械和药品,尤其是低值耗材(如医用敷料、注射器)和部分中高端设备(如心脏起搏器)。关税可能导致中国对美国出口成本上升,短期内订单减少。

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加征关税政策倒逼国产化提速。尽管国内企业已在整机制造领域取得突破,但核心零部件仍依赖进口。

重点领域进展:

1. 高端影像设备:国产CT、MRI整机逐步替代进口,但球管、磁体等核心部件仍需从美国进口。

2. 心血管介入产品:可降解支架、细径薄壁金属管材等高端材料技术仍由美国主导,国产产品聚焦中低端市场。

3. 手术机器人: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美国Intuitive Surgical)垄断全球市场,国产企业正加速技术追赶。

中国对美加税对医疗器械行业有何影响?

一、关税调整对医疗市场的即时影响

中国自美进口医疗器械全面实施的34%附加关税政策,将在采购端形成显著价格传导效应。以CT、MRI为代表的高端影像诊疗设备进口成本将显著增加,此举将倒逼医疗机构重新审视设备采购预算分配策略。值得关注的是,政策设置了过渡性安排:对于2025年4月10日前完成启运、5月13日前清关入港的货物实施豁免性关税政策,这为医疗系统预留了12-15个月的战略调整窗口期,有利于进口替代品研发周期与采购计划的有效衔接。

二、产业升级与国产替代的加速演进

从更长期的产业演进视角观察,本轮关税政策将产生两重促进效应:其一,在CT球管等医疗设备核心组件领域,中国已启动产业竞争力调查和反倾销立案调查,为本土企业构筑起更有利的发展环境;其二,以迈瑞医疗为代表的国产器械龙头,凭借在美市场积累的关税应对经验,其产品在美国市场长期面临关税壁垒,已建立成熟的应对机制,此次政策变化反而可能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三、供应链调整趋势显现

医疗器械进口企业正积极寻求多区域采购策略,逐步增加从欧盟、日本等地的采购比例。与此同时,国内生产企业加快技术改进速度,部分产品性能已接近国际水平。

四、产品类别影响差异明显

美国具有优势的血液制品、高端影像设备等产品受冲击最大,预计进口价格涨幅可能超过40%。而在低值医疗耗材领域,由于国内企业已在越南、马来西亚等地建立生产基地,所受影响相对较小。相关部门强调,现有保税区和税收优惠政策将继续执行,这为从事医疗设备加工贸易的企业提供了适应期。

五、行业长期发展格局变化

此次关税政策将成为国内医疗设备行业升级的催化剂。从技术层面看,将推动本土企业加强核心技术研发;从市场层面看,医院采购国产设备的意愿有望增强。行业预测显示,未来3-5年国产高端医疗设备市场份额将显著提升,行业资源将进一步向掌握关键技术的头部企业集中。

来源:梅桥医创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推荐阅读
体外诊断网是宇翼科技旗下品牌,定位于全球体外诊断领域服务平台,我们追求及时、全面、专业、准确的资讯与数据,致力于为企业及用户服务。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账号

  • 商务合作

  • Discuz! X3.5 | Copyright © 2015-2023 | 宇翼科技
  • 免责声明: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浙ICP备18026348号-3|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