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0 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宣布计划在单克隆抗体疗法和其他药物的开发过程中逐步淘汰动物测试,将采用 “人体相关方法” 取代传统方法,包括基于 AI 的模型、人体器官模型的实验室测试以及真实世界 ...
4 月 10 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宣布计划在单克隆抗体疗法和其他药物的开发过程中逐步淘汰动物测试,将采用 “人体相关方法” 取代传统方法,包括基于 AI 的模型、人体器官模型的实验室测试以及真实世界的人体数据等,预计立即开始实施。该政策引发了强烈的市场反应和行业对未来AI技术应用的深度思考。 1 股市 消息发布后,在美国股市的尾盘交易中,AI医药开发概念股集体走高,Certara涨幅超过25%,Schrodinger上涨逾18%,Recursion Pharmaceuticals涨幅达21%以上,Absci Corp上涨超过17%,而为制药行业提供动物测试服务的查尔斯河实验室股价则在收盘时暴跌28.1%。 FDA放弃动物试验原则所引发的市场反响,提醒我们关注AI技术在医药研发领域的广阔前景。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实,预计将在今后几年内,AI药物研发将迎来新的黄金时期。 2 药企角逐AI新赛道,机遇挑战并存 FDA的政策调整并非一蹴而就,传统的动物试验方法被认为在许多情况下难以预测药物在人类身上的实际效果。而人类相关研究方法则被认为更加贴近实际,能够更好地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采用更为科学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制药公司将能更快地满足临床需求,从而抢占市场先机。 也就是说,上述政策为基于AI技术的药物研发提供了更灵活、高效的路径,可减少研发成本和时间,医药公司能更快推出新药,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也激励更多创新型企业加入技术革命,利用人工智能提升药物开发成功率。 换个角度看,FDA的这一决策也必将加剧医药研发领域的竞争,尤其是对做动物非临床传统CRO公司而言。越来越多的企业需着手研究和开发AI技术,将其应用于药物研发中。虽然短期内可能导致市场格局的变化,但长期来看,这将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 同时,新的政策也对医药研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CRO企业必须不断调整研发策略,以适应这一新环境。那些能够有效利用AI技术的企业将有可能在未来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反之,未能跟上时代步伐的企业则可能在竞争中被淘汰。未来,AI将如何与药物研发深度融合,或许我们将见证一场药物研发领域的重大革命。 3 FDA减少动物实验的历程 易企说梳理发现,FDA减少动物实验的主张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 1. 早期支持3R原则(1980s–2000s) 1985年:FDA毒理学研究部门开始推广体外试验(如细胞培养)作为动物实验的补充。
2. 公开声明与战略文件(2010s–2020s) 2017年:FDA发布《预测毒理学路线图》,鼓励采用计算机模型和体外方法减少动物使用。
3. 立法推动(2022年-2023) 2022年:美国通过《FDA现代化法案2.0》(FDAMA 2.0),取消联邦强制要求新药必须进行动物试验,允许使用替代方法(如器官芯片、AI模型)。 2023年:FDA更新指南,鼓励开发商采用非动物测试(NAMs),但仍要求提供与传统动物试验可比的数据。 4. 2024年最新动态 2024年1月:FDA发布《替代方法战略规划》,提出未来5年优先发展计算机建模、微生理系统(如“器官芯片”),但仍未承诺完全淘汰动物实验。 来源:17Talk易企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