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国际政治局势变化引发全球贸易环境波动,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医疗器械行业首当其冲。市场普遍担忧产业链稳定性受到挑战,或将导致医疗资源流通效率下降,进而推高整体医疗成本。面对行业变局,企业战略储备 ...
今年4月,国际政治局势变化引发全球贸易环境波动,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医疗器械行业首当其冲。市场普遍担忧产业链稳定性受到挑战,或将导致医疗资源流通效率下降,进而推高整体医疗成本。 面对行业变局,企业战略储备能力成为关键竞争要素。4月9日,迈瑞医疗对外表示,公司已提前做好了战略性库存准备,今年在美国市场的销售计划不会受到新政策的影响。 面对这波冲击,迈瑞显然有备而来。行业震荡时,手里有粮的企业总归更从容。 01 在美国政策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正持续增压。美国是中国医疗器械的第一大出口市场,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统计,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医疗器械117.58亿美元,同比增长11.75%。 但在此次关税政策下,大部分医疗器械产品未被纳入豁免清单,加上此前的关税措施,部分产品关税水平将达到异常高位。 迈瑞作为中国医疗器械领域的龙头企业,有着超过30年的进出口经验,所以面对此次关税挑战,也是早有准备。 迈瑞创始人李西廷带领团队采取了多项措施来减轻关税影响:一方面,迈瑞提前预判形势,在美方实施两轮10%关税措施前,就已按订单需求完成了美国市场库存的准备。 另一方面,迈瑞在全球布局了数十家生产基地,包括获得美国FDA认证的工厂,以确保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 当前的关税竞争,实际上是对企业供应链弹性和产品差异化能力的全面考验。迈瑞正是通过提升产品附加值、布局全球生产基地、拓展海外供应渠道等多项措施,有效应对了关税压力。 据迈瑞披露,尽管自2018年起公司销往美国的产品被加征25%关税,但令人意外的是,公司在美业务的五年复合增长率依然保持两位数水平,美国市场营收占比约为6%,年度销售规模突破2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迈瑞不仅在市场渗透上有所突破,产品盈利能力也不断提升。公司表示,目前美国业务的毛利率水平已超过70%,利润率甚至超过了加征关税前的水平。 这主要得益于公司不断提升高端产品占比,强化产品竞争力。据悉,迈瑞的超高端超声Resona A20预计今年可获FDA注册,该产品的平均价格比上一代超声产品高出一倍。 02 中美贸易摩擦加剧,正在重塑全球医疗器械市场格局。一方面,关税壁垒给中国企业带来挑战;另一方面,中国对美国医疗器械产品加征关税,为本土企业创造了市场空间,加速了国产替代进程。 从市场数据来看,医疗器械已成为中美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 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医疗器械 85.24 亿美元,同比下降 4.6%。随着中国对美加征 34%关税政策的实施,美国医疗设备进口成本将显著上升,国产医疗器械在性价比方面的优势更加明显。 以监护仪为例,迈瑞医疗已占据国内 40%以上市场份额。美国进口医疗设备因叠加关税,终端价格预计上涨 15%-25%,而迈瑞同类产品价格仅为进口的 60%-80%。 关税风波也推动了医疗器械企业全球化布局加速,迈瑞已在中国、美国、德国、芬兰等国建立 12 个研发中心,拥有近 5000 名研发工程师。同时,公司正在 13 个国家启动和规划海外生产基地,实现“研、产、销、服”的本地化布局。 面对不确定的国际环境,中国医疗器械企业正在调整市场战略。迈瑞明确表示,发展中国家市场将是公司未来的增长引擎,目前已占公司海外收入的三分之二。2024 年前三季度,迈瑞实现海外收入 120.2 亿元,其中欧洲和亚太市场增长均超过 30%。 与此同时,美国市场则定位为打磨品牌和技术、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阵地。 此次关税风波虽给医疗器械行业带来短期波动,但从长远看,将加速中国医疗产业的自主创新和全球化布局。如山西证券分析,中国的关税反制政策尤其利好中国市场中美企份额高的子行业,如心脏电生理和影像设备,有望加速国产企业替代进程。 另外,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已成功开拓东南亚、拉美、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已占总出口的 50%以上。市场多元化战略已取得明显成效,为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应对关税挑战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来源:泓流Flood 作者 | 方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