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普医疗:一场“断臂求生”的豪赌,熬过寒冬能翻身吗?

解读 鹏哥
2025-4-21 15:09 16人浏览 0人回复
来源: 医械心声 收藏 分享 邀请
摘要

看看乐普财报,只能一声叹息:哎,行业寒冬里,乐普的“惨”有几分必然?整个医疗行业这两年就像被按了慢放键——2024年医药制造业利润下滑1.1%,但乐普直接摔了个大跟头,净利润暴跌80%。为啥它比同行更惨?三个坑 ...

 看看乐普财报,只能一声叹息:哎,行业寒冬里,乐普的“惨”有几分必然?

整个医疗行业这两年就像被按了慢放键——2024年医药制造业利润下滑1.1%,但乐普直接摔了个大跟头,净利润暴跌80%。为啥它比同行更惨?三个坑踩得结结实实

  1. 集采大刀砍到命门:当家仿制药阿托伐他汀钙被集采压价,药品收入直接腰斩,院内市场几乎崩盘;
  2. 体外诊断卷成白菜价:竞争对手疯狂降价,这块收入暴跌51%,比行业平均水平多跌了50个百分点;
  3. 疫情红利变包袱:当初囤的新冠检测产品卖不动,1.36亿存货直接计提减值,相当于白干一年。

不过话说回来,乐普的问题不仅是行业拖累,更多是历史包袱太重——账上还躺着36亿商誉,早年收购的隐形牙套公司(博思美)和医疗设备公司(乐普装备)业绩拉胯,去年一口气减值2.5亿。这就像家里囤了一堆过季衣服,扔了心疼钱,留着又占地方。

管理层在憋什么大招?三招“刮骨疗毒”

虽然财报数据难看,但细看会发现乐普正在下一盘险棋——

第一招:狠心“甩包袱”
去年一口气计提5.8亿减值,把新冠存货、失败研发项目全清了,甚至终止了部分药品研发。这操作相当于把家里发霉的存粮全扔了,虽然肉疼,但腾出空间才能装新货。

第二招:死守心血管老本行
医疗器械板块整体收入跌了9%,但结构性心脏病业务逆势增长44%——TAVR瓣膜、可降解封堵器这些高端产品卖得飞起,冠脉支架也微增6%。说白了,技术壁垒高的产品依然能打,这块阵地要是丢了,乐普真就凉透了。

第三招:零售和医院悄悄回血
药品板块一季度环比暴增111%,因为零售渠道库存清完了,非集采品种开始上量;合肥心血管医院收入增长15%,卖完支架顺带做术后康复,这招“一条龙服务”算是摸到门道了。最让人意外的是创新药布局——那个GLP-1三靶点减肥药国内进度前三,海外还拿了FDA批文,虽然离赚钱还早,但至少让资本市场有了点盼头。

我们应该给乐普一点宽容:转型哪有不交学费的?

说实话,乐普这波操作像极了中年转行的打工人——一边还房贷(清商誉),一边学新技能(搞创新药),还得抽空健身(优化业务)。看看它踩过的坑:

  • 投资踩雷:早年投的美国肿瘤公司Gritstone亏了1.35亿,但试水前沿技术也不算全错;
  • 管理层换血:创始人女儿蒲绯上位,MIT+哈佛的学霸背景,但实战能力还得看业绩说话。

行业转型期,犯错太正常了。强如恒瑞当年转型创新药也亏了三年,乐普的问题在于摊子铺太大——又是搞医院又是玩AI医疗,资源分散反而拖累主业。好在年报里明确要“聚焦心血管生态圈”,算是个清醒的转向。

未来生死局:四个关键战场

  1. 心血管器械必须死磕:TAVR瓣膜国产替代才刚开始,这块增速保底30%,可降解支架、药物球囊都是杀手锏,丢了就真没戏了;
  2. 创新药不能光画饼:GLP-1三靶点药物2026年必须出数据,否则资本市场耐心有限;
  3. 该砍的业务别手软:体外诊断如果继续拖后腿,不如砍掉POCT,专心做化学发光;
  4. 打通“看病-买药-康复”链条:合肥医院的模式复制到其他城市,把患者黏性做起来,这才是长期饭票。

短期还得盯着两个雷:账上36亿商誉别再减值,集采别扩到心血管器械。如果这两关能扛住,2025年净利润回到10亿以上不是没可能。

说句实在话,乐普医疗的财报,像极了刮骨疗毒的关公——痛是真痛,但不清创就得等死。投资者现在要看的就两点:新业务增长能不能追上老业务下滑的速度,管理层有没有定力扛过寒冬。无论如何,医疗行业永远有需求,活下来的玩家,迟早能等到春天。

来源:医械心声

0

路过

0

雷人

0

握手

0

鲜花

0

鸡蛋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推荐阅读
体外诊断网是宇翼科技旗下品牌,定位于全球体外诊断领域服务平台,我们追求及时、全面、专业、准确的资讯与数据,致力于为企业及用户服务。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账号

  • 商务合作

  • Discuz! X3.5 | Copyright © 2015-2023 | 宇翼科技
  • 免责声明: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浙ICP备18026348号-3|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