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的“牛马”,如何逆天改命!

解读 鹏哥
2025-4-21 15:15 19人浏览 0人回复
来源: 胖猫的生命科学札记 收藏 分享 邀请
摘要

01.办法总比困难多今天一早,一个朋友推了一个张雪峰的视频给我。他说看了这个视频,让他的个人职业发展迷茫无期!(我猜不怪张雪峰,是他自己本来就没有想明白)视频句句实话,看得我无可奈何!无论如何,作为局中 ...

 01.办法总比困难多

今天一早,一个朋友推了一个张雪峰的视频给我。他说看了这个视频,让他的个人职业发展迷茫无期!(我猜不怪张雪峰,是他自己本来就没有想明白)

视频句句实话,看得我无可奈何!

无论如何,作为局中人,我相信从事这个行业总归是辉煌的!

在任何时候,胖猫总会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这篇以我个人仅有的经验,分享我的看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同样迷茫的你!

02.行业苦逼,但从业人员优秀!

说实话,生物制药行业跟其他行业比较,是个“略苦逼”的行当。

著名的“三个十”定律:十年、十亿、10%的成功率!是对着这个行业非常精辟的总结。

小米造车,从零起步到车上市用了3年,花了100个亿。(据雷总自己估算,研发100亿,加上厂房啥的建设是300亿)

结果SU7上市一年就“卖爆”,保守估计25万辆吧,按20w/辆算,这就有500亿的收入入账。更别提新款车ultra等款型的持续推出!

我们再看医药行业的大哥恒瑞,2024年当年的研发投入就82亿,而整体收入还不到200亿。

现在,小米汽车呼啸整个网络,搞的几乎家喻户晓;而又有几个人能说出中国创新药行业的顶级公司呢?

所以说,这个行当整体看上去光彩,实际是“叫好不卖座”,苦哈哈的很。

作为从业者,张雪峰老师说的虽然扎心,但是句句如实!

不苦哈哈的花上十年读个博士,还真没法混!(没法混,指的是没有“敲门砖”,真读到博士也不一定混出来)

基于这“三个十”的定律,医药行业的职位分工非常细,而且相互之间有较大的“差异”。(但在本猫看来,这些差异更多的是经验性的差异。)

做研发的,可以分为早期发现、药理毒理、注册、工艺开发(分析、制剂等)。临床的可以分:医学、CRA、统计、运营、CRC、PV等等;再有生产的、销售的、BD的岗位等。

一个博士毕业差不多二十七八岁,从一个极度细分的岗位做起,即使做了五六年,无非爬到主管位置。再做几年,可能要做部门经理了,但是突然到了三十五岁这个尴尬的年纪!

最重要的是,这个过程中,所有的岗位几乎是事儿多钱少压力大!

尤其是在当下的中国医药行业,许多老板都不懂的《尊重时间,尊重经营!》,情况非常糟糕!

03.胖猫的个喵建议

吐槽就到这里了,下面写一点个人的观点:

首先建议是,如果你有的选,比如去小米造车,那就不要从事这个行业!如果你没得选,那继续往下看。

成年人的世界,除了吐槽抱怨外,更多的是理性的找到解决方案。整个行业大环境不变的前提下,如果人云亦云般的混天度日,是不可能有任何改变的,反而会让自己的处境越来越差。

其实,由于一个药物研发周期长、研发投入大、失败率高,这使得这个行业除了需要必备的专业技能外,还需要的一些管理技能(甚至对管理的需要比技术更要多)

对于个人来讲,管理这个词可能有点虚。但是胖猫认为,很多技术外的技能都可以涵盖到“管理”当中!

大概的管理分为:管理自己、管理项目、管理团队、!

1)管理自己包括:

自我职业规划,这个行业“废材”率很高,而且通常会在从业后十年左右发现自己废掉了,所以必须提前规划自己的职业;

这里面有一点很重要,职业起点的选择要慎重。好的公司、好的leader、好的项目,在入职前要好好的研究,认真的选择。很多时候,选择是大于努力的!

自我情绪管理,工作累且烦,工作本身的成就感不能及时反馈,月底的工资就那么多。长此以往,一个人很容易躺平或者变成“怨妇”!积极调动自己日常工作的情绪,尤其是迫使自己走出日复一日的循环中非常重要。

自我沟通管理。正如上述,这个行业的岗位很细,但是各个岗位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且联系并非简单的流程化。这就需要在工作中和其它岗位、部门甚至是外部CRO来打交道了。

常见的沟通,很多基于双方失控的“情绪管理”,然后进行无效的甚至是暴力的沟通,最终导致工作中常见的“内耗”、“甩锅”等问题。无论如何,作为个人从业者,如果你负责的工作总是出现这样的情况,你是很难成长的!“升职加薪”本来就很难了,这么下去就甭想太多了!

2)能把自己管理好的小伙伴,下一个阶段就是把项目管理好:

一个项目的定义并不一定是一个药物的全生命周期。而是把你手头的工作作为一个项目来管理!按时、保质保量的拿到结果是项目管理的精华。

成年的人的世界,都是用可衡量的结果来说话的。谁能在自己的岗位上,贡献出更多的结果,谁就有可能拿到不多的上升机会。

项目管理是基于对个人的良好管理的基础上。要更主动的去沟通,同时要不停的学习,努力把自己负责的工作和上下游岗位对齐;愿意做一个贡献者,当你支持别人成功的时候,别人也会支持你成功!

3)最后是团队的管理。

能有机会思考这些的,都是行业中的“人中龙凤”了。

团队的管理是基于项目的管理。项目的管理是拿到结果,而团队的管理是在这个基础上加杠杆。带领自己的团队,做到1+1>2的效果,拿到更多的结果。

团队管理的最基本要求是,使得团队小伙伴每个人都像团队负责人那么优秀的拿到自己岗位该拿到的结果。这一点,就有90%的团队负责人做不到。

实际上,团队管理更应该做到的是,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流程的优化,分工的精细,使得10个人的团队拿到20个人甚至100人的结果。如果能做到这里,VP乃至CEO就是你的了!

04.写在最后

这个行业。不要把自己的学历、专业知识作为立身之本。这些是敲门砖,入了行,需要在这些的基础上通过管理加杠杆。

专业技能总是有尽头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压力的增加,总有新的小伙伴替代你,正所谓“人老不以筋骨为能”

可能让你在这个行业混的风生水起的是“经验”而非技能。这里要强调一下,“经验”不是吹牛逼,也不是摆资历,经验是能“拿到更多的结果”!

管理的学习,首先是对“管理”祛魅!其次是自己的主动的学习和思考!

胖猫的个人观点是,能掌握生物医药基本专业知识的人,从智商角度,掌握管理的小技能绰绰有余。如果你没有做到,要么懒,要么就放弃自己了!

来源:胖猫的生命科学札记

0

路过

0

雷人

0

握手

0

鲜花

0

鸡蛋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推荐阅读
体外诊断网是宇翼科技旗下品牌,定位于全球体外诊断领域服务平台,我们追求及时、全面、专业、准确的资讯与数据,致力于为企业及用户服务。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账号

  • 商务合作

  • Discuz! X3.5 | Copyright © 2015-2023 | 宇翼科技
  • 免责声明: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浙ICP备18026348号-3|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