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好像从来没细想过医生创收的钱被医院花在了哪里。4月17日,自媒体博主“大医院小医生”直言表示自己作为一名医生,要开始躺平了。他在文章中提到:“我,医生,躺平!现在医院待遇很差,既然拿得少,我就躺平了 ...
我们好像从来没细想过医生创收的钱被医院花在了哪里。 4月17日,自媒体博主“大医院小医生”直言表示自己作为一名医生,要开始躺平了。 他在文章中提到:“我,医生,躺平!现在医院待遇很差,既然拿得少,我就躺平了,不想挣钱了。” 再细究原因,他不满地表示:“我挣1000元,医院要拿走900多元,科室里几个人再去分那剩下的几十元绩效,人均到手才几元钱,太没意思。医生辛苦工作,就是为领导、行政、后勤等不创收的人做嫁衣,他们不创造价值,却拿走了绝大部分钱。我不想要那几元钱绩效,我也不想那么努力了,只要临床挣得少,那些不挣钱的人就拿不到好多钱。我不能改变医院分配的现状,但是可以让医院的可分配金额池减少,也算是一种反抗。” 据了解,这名医生他们门诊手术室2月份做了200多个手术,给医院创造了几十万收入,但科室医护人员月度绩效到手几千,护士人均奖金更是只有2000多元,还不如行政后勤那些不挣钱的人拿的“平均奖金”多。 挣得多、绩效却很少这只是一方面,博主透露,医院竟然还推出了延时服务。本来门诊下午4点半下班,医院推出延时服务后,门诊上班到晚上6点,没有任何报酬,平白无故增加了1.5个小时。 博主怒斥道:“医院领导妄图通过延长医护人员的劳动时间,来给医院增加收入,让不挣钱的多拿一点奖金,简直可恶!不过放心吧,延时服务几乎没有病人来看病,企图终究会落空。医院不尊重知识和劳动,真正有技术、做实事的人拿的钱很少,还要强行增加服务时间来进行更多创收,所以为什么我们医院的人才会频频流失呢?答案不言自明!” “医生挣1000,要被医院拿走900多”本以为是少数,没想到却引发医生共鸣,原来这竟非常普遍。 4月19日,河北一名神经内科医生就表示:“确实是这么回事!科主任对我讲,科室赚了1000块,医院要提走900块,科室得到100块钱(名曰绩效),其中这100块,医生和护士再按照比例分配。无论怎么分,都需要科主任拍板。” 四川一名医生则表示:“一线医生最辛苦,分配不合理让我们心里堵,你试试自己挣了1000,却被医院拿走900的感受?为什么有些医生会躺平呢,就是我再努力也多不了仨瓜两枣,但产生的价值却让一群不干活的人收入翻翻,而且我越努力,这帮人活的越舒服,你说气人不?心里能平衡吗?所以我的选择就是,果断辞职自己干,开诊所,哪怕现在诊所的收入大减,我也不想为他人做嫁衣,争的就是一口气!” 自己挣的钱,只能分10%,为何那么低? 拿走的90%,医院花在了哪? 看到医生的吐槽,我们也很困惑,科室居然只能得到总绩效的10%,剩下的90%分给谁?医院要怎么使用? 众所周知,由于公立医院是实行差额管理的事业单位,按理说当地财政应拨付40%的基本工资,但在2024整个上半年,部分医院反映,实际仅拨付了不足20%,到手的基本工资偏低现象在中西部较为普遍。 例如,武汉某三甲医院急诊科主任介绍,她这两年到手的基本工资仅为2100元,在这种情况下,医生的收入只能依靠自己创收的绩效。 又例如,据澎湃新闻报道,此前多位医生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反映,泾川县中医医院拖欠职工工资,绩效15个月未发,临聘人员每月仅1000多元的工资,基本生活无法得到保障。 受到关注后,泾川县委办公室回复称,经调查,泾川县中医医院属财政差额拨款单位,近年来,由于政策性支出增长较快,财政补助不足,医院负债率逐年增加,因医院资金困难,工资推迟一月发放,拖欠15个月实属无奈之举。 实属无奈之举,确实如此,极其依赖财政拨款的医院都只能自己想办法,更何况自负盈亏的医院呢? 财政拨款不足,只能自己努力搞创收,所以绩效成了医生工资的大头,大家都眼巴巴地等着分绩效呢,这个绩效是科室自己挣的,可怎么分? 事实上,分配绩效主要看收支结余,其中的收入部分,是指科室收治病人获得的检查费、治疗费、床位费等;支出部分则包括科室人员成本、房屋及医疗设备折旧成本等,收入减去支出后结余的钱,是医院的总绩效。一般来说,医院要按10%-25%的提成给科室作为绩效,科室主任在科室绩效的基础上按职称及工作量分配给科室医生和护士。经过一番解释,这下你懂了? 由于每个科室结余的钱不同,医院内部也没有转移支付这一说,以科室结余定绩效的方式较为普遍,所以,各个科室的绩效差别很大。医院的心内科、神内科、消化内科都属于绩效高的科室,在一些医院,神内主治医师的绩效收入甚至比绩效不好的科室医生高出1万多。 上海一家三甲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曾表示,他所在医院的整形美容外科、辅助生殖科收入是较高的,甚至远高于肿瘤、器官移植等科室。开一个双眼皮1万-2万元,一位医生每天都做30-50个双眼皮,短平快且没有消耗,自然,他的绩效就会非常好;而抢救生命的一些科室,比如一个肝移植整个团队要忙一整天,虽然社会效益高,但对医院来说经济效益可能是亏的,分到每个医生手里的绩效更没有多少。 这名骨科主任说道:“绩效偏低的科室主任医师年收入与别的科室主任相差一两百万都很正常。” 所以,我们要回答之前的问题:医生挣1000,医院要拿走900,医院只给科室10%的绩效,是不是太低了? 确实太低,因为医院普遍会按照10%-25%的平均线给科室作为绩效,大部分都是总绩效的15%,浙江某医院有一段时期甚至拿出了总绩效的30%分给了医护,受到职工们的一致好评。 有人会问,医院剩下90%的绩效,医院要怎么用、怎么规划?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是一两句能说清的,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行政后勤人员的绩效肯定在这90%里面。 一位江苏无锡某县三甲医院的医生就介绍过,他所在医院有9位副院长,27个大行政管理部门、61个具体分管部门,行政人员比例在30%-40%,而他们的工资奖金都需要我们临床一线职工去创收。 医生躺平要警惕! 想要医生不躺平 医院要在晋升机制、工资激励、情绪价值下功夫 绩效分配很难改变,在这个话题下,我们看到很多医生都有躺平的想法。按照他们的意思,躺平不是不干活了,而是没有努力的想法了,干好干差都不在意了,随医院怎么搞去吧,倒了黄了都跟自己无关。 笔者猛然想到了史铁生的一句话:一个人如果真的不想活了,他是不会说出来的;相反,如果一个人总是对着别人说自己不想活了、想死,那他并不是真的想死,其实他是想得到别人的关爱。 同样的道理,口头上总是说躺平的医生,可以判定,他并不是真的想躺平,我们甚至有理由认为他是一位十分优秀、有热情、有热枕的医生,之所以频频说出躺平的话,是因为他渴望医院能变得更好,但由于自己力量微薄,无法改变医院一些不合理的现状,只能无奈地说出“我要躺平、我要躺平”之类的话。 所以,没有想要躺平的医生,只有想躺平的医院,当一个医院已经陈腐到可以完全漠视医生的晋升、激励,甚至还没有一点人文关怀,也就是不能提供情绪价值,这样的医院只会让越来越多的医生远离。 可以看到,近年来,一些医院中出现了优秀医生“摆烂”的现象,即这些医生突然变得消极怠工,不再积极投入工作。这种现象不仅影响医疗服务质量,也对医院的整体形象和患者满意度造成负面影响。 必须要指出,导致优秀医生“摆烂”的三个主要原因就是:领导的故意打压、激励机制的不到位、情绪价值的缺失。 在一些科室,领导层可能存在权力滥用的问题。他们可能会因为个人偏好、利益冲突或其他非专业因素,对某些优秀医生进行打压。这种打压可能表现为不公正的工作分配、晋升机会的剥夺、甚至是公开的羞辱和排挤。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医生的职业发展,也破坏了医院内部的公平竞争环境。 另一个,是我们本文着重探讨的,在非常多的医院,薪酬体系与医生的工作绩效并不挂钩。即使医生工作出色,也可能因为薪酬体系的不合理而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这种薪酬与绩效脱节的现象,削弱了医生的工作积极性,导致他们对工作失去热情。 试想,自己挣了1000,经过层层分配,自己只能拿到几元的绩效,过低的绩效分配,放在任何一个医生身上都会导致躺平摆烂! 最后,医生作为高压力职业群体,他们的情感需求同样重要。然而,在一些医院中,管理层往往忽视了医生的情感需求,没有提供足够的支持和关怀。这种忽视可能导致医生感到孤立无援,进而影响他们的工作表现。这就是医院没有提供情绪价值。 目前,很多医生已经表现出了躺平的姿态,我们需要引起警惕,想要他们不躺平,医院需要在晋升机制、工资激励、情绪价值等方面下功夫! 来源:梅斯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