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艾德的初印象是什么?财报季,拉了艾德2018-2024年整7年的年报数据,说说对艾德的印象,不一定对,详细图表放后面。核心印象就是标题:业绩真稳、报证真强、海外真猛。(事实上,如果我们不是买了艾德的股票、 ...
大家对艾德的初印象是什么? 财报季,拉了艾德2018-2024年整7年的年报数据,说说对艾德的印象,不一定对,详细图表放后面。 核心印象就是标题:业绩真稳、 (事实上,如果我们不是买了艾德的股票、在艾德就职,没必要深挖具体数据,涨了亏了,都是它自己的事;我也不建议大家只从短期一两年的数据波动,就对一家公司进行判断。所以,我们拉长周期,更多想从艾德的表现,看到市场变化、看清自己的业务。) 聊几点体会: 1. 艾德就是一家肿瘤伴随诊断公司。做什么,定位非常清晰。业务很聚焦,十几年如一日,在这个肿瘤伴随诊断这个细分赛道死扛。 从早年一个EGFR检测产品,到近年30多个伴随诊断产品,可见,围绕一类科室、一类疾病,扎深、扎透也是除多元化外的一种解题思路。 2. 艾德貌似从来没以某一单一技术定义自己,从自己擅长的PCR,到突然杀出来的NGS、到IHC、到FISH;技术,从来只是工具;技术平台开拓的逻辑是肿瘤诊断的需要、核心业务的需要。 科室没变、患者人群没变,服务的对象没变。 所以,“技术能做什么”和“客户需要什么”,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思维出发点。很多公司仍是拿着锤子找钉子。 (ps,不知道艾德在2017年NGS最火的时候,有没有感受到危机、有没有过all in NGS的想法。) 3. 公司综合毛利一直高达80%以上,应该会让很多业内公司(30%-60%的毛利)羡慕。 从业务结构来看,检测试剂的毛利率最高(90%左右); 但值得关注的是,检测服务的毛利一直在降低,从最初80%左右降到最近的只有惨淡的23%(几家大型ICL通常在40%左右),检测服务的营收也在最近几年一直在萎缩,从2021年高峰值的1.55亿降至2024年的0.67亿。 可见,服务模式太重,还是卖水好。(ps,就怕集采,但检测服务也开始了集采。) 4. 合规和入院、物价和医保,应该是艾德很深刻的烙印。 在这种思路下,一个产品从诞生,就能很清晰看到它未来的路径。内部,大家在哪个节点,该做什么,很清晰。 同时,在监管趋严的当下,在医保报销前须进行 “病理组织学确诊” 和 “合规” 基因检测的当下,这种思路也无疑展现出了更大的效用。 所以,传统IVD淌完并验证过的路子,没必要全部推翻、重新再来。 5.艾德的报证确实很强,不仅国内强,海外也强,LDT向IVD产品转化的思维也很强。 在国内,累计获批30多个III类证,细分领域遥遥领先,多个产品获创新审批,多个LDT在申报途中; 在海外,多个产品在日本、韩国获批上市并进入当地医保,这也开创了我国肿瘤伴随诊断海外获批的先例。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韩国也是有支付能力的市场,不是我们常说的老弱边穷,市场含金量高。 6. 海外获批和进入医保,是海外销售的前站。 国外,70多人的团队,全球100多家国际经销商,完成2.6亿的营收,同比增长33%,并且逐年增长。海外业绩强劲增长势头,大大缓解了国内内卷的压力。 所以,学出海,先学艾德。 7. 伴随诊断,离不开药,就离不开药厂。肿瘤伴随诊断的选择,关系到药物临床研究的成败,继而关系到药物能否顺利获批。 所以,一家注册能力强、业务稳健的公司(特别是在当下这个环境),往往是药企合作的优选。所以,艾德的药企合作板块也很亮眼,收入逐年提高。 8. 现在财报里分不出具体产品的收入结构,曾经IPO文件里面提到,一个EGFR检测单品,占公司营收比重在2017年还高达47%。 单一产品贡献过高,如果该单品开始集采,价格大幅跳水,可能会对营收有比较大的影响。 但显然,艾德现在的风险抵御能力,早已不是8年前。随着产品阵列拓展、海外突破和药企合作提升,艾德手上有了更多的武器。 9. 翻了官网,才知道,艾德生物的英文logo AmoyDx,“Amoy”是闽南话“厦门”的音译,浪漫值拉满。 10. 以上,马后炮,都很好。但没有完美的公司。风险在哪?留言区聊聊。 以下是2018-2024年艾德生物年报数据概览。 分为营收概况、分产品分地区营收情况、毛利情况、费用情况、应收情况、获批情况、药企合作情况。
2018-2024年,艾德营业总收入基本保持稳定增长势头,2022年有过阶段回调(8%↓)、扣非净利润20%↓,对此,艾德解释为当年度疫情对院内患者就诊、检测需求造成了直接影响、保留国内销售团队(400余人)、拓展日本、欧洲、南美等本地化团队所致。 2024年,艾德营业总收入 11.09 亿元,同比增长 6.27%;净利润下滑,受资产减值计提3800万的影响。 但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 2.72 亿元,同比大增 16.63%;扣非净利润 8,722.35 万元,同比大增 53.07%。 试剂销售为核心,总体保持稳定增长;药企合作增长势头较猛; 但检测服务(依赖艾德旗下两家医检所)在2021年达到1.55亿峰值后,迅速回落到2024年不到0.7亿的水平。这也可能是艾德主动调整所致。 国内业务承压,但海外业务扛起增长大旗。 海外贡献逐年提升。
2018-2022年,艾德综合毛利率一直走低,但也维持在80%以上;随后,2023年、2024年,毛利率有所改善。 从产品结构来看,检测试剂的毛利率最高,药企合作次之,但检测服务毛利率在近几年大幅下滑。 海外在业务趋稳后,毛利率攀升至85%,超过国内毛利率。
销售费用逐年攀升,销售费用率维持在30-40%左右; 研发投入也逐年加大,研发费用率稳定在15%-18%左右。
1年内应收账款占比超90%,坏账计提比例4%-5%,风险可控。前五大客户占比约15%-20%,分散性较好。
PCR 平台:PCR 11 基因产品成为礼来、安进、默克等十三家药企肿瘤药物伴随诊断产品。 NGS 平台:NGS 10 基因、BRCA1/2、HRD 等产品是强生、阿斯利康等药企伴随诊断产品。 IHC 平台:PD - L1、HER2、MET 等产品是默沙东、基石、百济神州、和黄医药等药企伴随诊断产品。 FISH 平台:HER2 产品是百济神州等药企伴随诊断产品。 与施维雅、勃林格殷格翰等达成新合作;成功开发涉及 13 个靶点的多款伴随诊断产品,支持多个创新肿瘤药物获批上市。 艾德生物,业绩真稳、报证真强、海外真猛。 来源:基因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