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生物制品公司,爆雷了!

解读 鹏哥
2025-4-28 15:44 8人浏览 0人回复
来源: 听风一春华秋实 收藏 分享 邀请
摘要

2024年,智飞生物交出了一份令人侧目的“成绩单”:全年营收260.7亿元,同比下滑50.74%。归母净利润20.18亿元,同比暴跌74.99%。而刚刚披露的2025年一季报更是雪上加霜:营收同比下降79.16%,净利润由盈转亏,亏损达 ...

 2024年,智飞生物交出了一份令人侧目的“成绩单”:全年营收260.7亿元,同比下滑50.74%。

归母净利润20.18亿元,同比暴跌74.99%。

而刚刚披露的2025年一季报更是雪上加霜:营收同比下降79.16%,净利润由盈转亏,亏损达3.05亿元。

曾经一路高歌猛进,涨了几十倍、被资本市场誉为“疫苗黄金代理商”的智飞生物,如今似乎驶入了发展深水区,开始经历“后疫情时代”的真实考验。

面对这样的局面,不能简单地用“业绩下滑”四个字来归纳,而应深入探讨背后的产业逻辑、政策波动、市场竞争和企业战略博弈。

智飞生物所遭遇的,不仅是一场产品结构与市场格局的剧烈震荡,更是一场由“渠道红利”驱动向“自主创新”过渡的阵痛蜕变。

01

公司基本面情况:三小二过年

2024年年报相关数据分析。

2024年营收260.7亿,同比下降50.7%。

净利润20.2亿,同比下降75%。

扣非净利润19.9亿元,同比下降74.8%。

更为严重的是,不仅仅是营收和利润的双下降。

而公司公司同期经营活动现金流为-44.1亿元,出现重大亏空,而2023年时为89.96亿。

公司的销售毛利率从2021年最高的49.04%,下降到了2024年的27.38%。

净利润率从2021年高点33.30%,下降到了2024年的7.74%。

公司的ROE,也是下降极快,到2024年年报只有6.46%了。

2025年一季报,雷声滚滚。

而且公司的2025年一季报业绩预告,业绩出现亏损:

净利润-3.05亿元,上年同期为14.58亿元。

营收23.74亿元,同比下降79.2%。

公司短期贷款146.7亿元,长期借款2.8亿元,一家销售代理公司,为什么需要如此大的贷款,实在让人费解.....

02

“渠道为王”的神话破灭

回望过去十年,智飞生物的飞速崛起几乎可称为教科书式的商业奇迹。

从2016年营收仅4.5亿元,到2023年一举突破529.18亿元,智飞生物实现了超过百倍的增长。

而这一切的核心推手,正是其与默沙东达成的独家代理协议,成为四价、九价HPV疫苗在中国的总代理。

在疫苗市场相对封闭、供需高度不平衡的背景下,HPV疫苗成为“硬通货”,预约一针难求。

凭借代理之利,智飞生物坐上了“躺赚”的快车道——

2023年,仅代理业务就贡献了518.9亿元营收,占比高达98%;

毛利额高达133.2亿元,占公司总毛利的93.5%。

但2024年,“神话”破灭。默沙东因渠道库存积压,暂停四价HPV疫苗供货,九价疫苗批签发量亦同比下降14.8%。

在营收高度依赖代理业务的背景下,任何风吹草动都足以撼动根基。

单一产品集中风险由此显性化,成为公司断崖式下滑的“罪魁祸首”。

这一事件再次印证一个商业铁律:所有依赖外部核心资源的商业模式,本质上都存在不可控风险。

一旦“金主”断粮,渠道商的命运也就变得风雨飘摇。

03

行业风向突变:HPV赛道洗牌加速

不仅是默沙东“断供”带来的冲击,更大的威胁来自于市场格局的根本变化。

2024年,国内疫苗市场正式迎来“后默沙东时代”。

首先是国产替代的迅猛推进。万泰生物的国产九价HPV疫苗申请获受理,康乐卫士、瑞科生物等企业的九价疫苗项目也进入III期临床阶段。

长期由进口疫苗垄断的市场格局正被逐渐打破,国产疫苗一

旦大规模上市,将大幅挤压代理商的市场份额和利润空间。

其次,HPV疫苗的接种需求在经历初期的井喷后,正在趋于理性。

行业政策调整、民众接种意愿下降,加之价格战可能带来的渠道利润下滑,都使得HPV赛道不再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第三,国际竞争同样日益激烈。GSK、辉瑞等巨头在带状疱疹疫苗、RSV疫苗等领域虎视眈眈,

市场竞争格局复杂多变。在这样的背景下,智飞生物既面临上游“供货不稳”的尴尬,也面临下游“渠道压价”的双重压力。

04

自研进展缓慢,“创新者”之路道阻且长

面对代理业务的“天塌式”下滑,智飞生物早有危机意识。

近年来,公司逐步加大对自主产品的投入,试图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然而,从年报来看,这条路走得并不顺利。

2024年,智飞生物自主产品收入为11.82亿元,同比虽增长14.93%,但在总营收中占比仅为4.53%。

也就是说,当前公司仍有超过九成的收入来自于代理业务,自主产品仍未能挑起“大梁”。

在研发端,公司披露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提升至5.34%,但资本化率高达30.16%,显示实际转化效率有待提升。

核心自主产品ACYW135疫苗和Hib疫苗,全年批签发量分别大跌71.94%、26.80%。

尚在临床或研发阶段的15价肺炎结合疫苗、四价流感疫苗等项目,即便成功商业化,也需时间酝酿和市场培育。

此外,毛利率下滑也令公司雪上加霜。2024年,自主产品和代理产品毛利率分别下降10.43%和2.73%,反映出成本控制和议价能力的双重压力。

可以说,智飞生物正站在从“渠道商”到“产品商”、再到“创新者”的艰难转型起点。

而要完成这一转型,不仅要有技术积淀,更需要长期耐心与强大资本支撑。

05

第二增长曲线:突围希望,仍存诸多挑战

尽管面临困境,智飞生物并未止步。

2024年,公司启动八大疫苗项目布局,15价肺炎疫苗、四价流感疫苗已进入III期临床,带状疱疹疫苗在终端铺开达2万个点位,显示出潜在增长动能。

此外,公司斥资收购宸安生物51%的股权,布局代谢疾病赛道,切入糖尿病等慢病疫苗研发,意图实现从“疫苗”向“更广泛生物制药”的扩展。

这一举措有望打破原有业务的路径依赖,开启真正意义上的第二增长曲线。

但现实依旧严峻。新产品从立项、研发到审批、商业化推广,动辄需耗时数年甚至十年,投入高、见效慢。

当前资本市场对智飞生物的短期财务表现极为敏感,如何平衡“短期亏损”与“长期价值”的市场预期,是企业必须面对的挑战。

更重要的是,面对国际巨头的专利垄断和技术壁垒,智飞生物能否真正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构建自身不可替代的产品矩阵,才是突围关键。


从神话到现实,从代理商到创新者

智飞生物的遭遇,是所有“渠道型公司”转型中的一个典型缩影。

曾经,靠“独家代理”坐享红利,迅速成为资本宠儿;如今,在“国产替代”与“行业洗牌”的背景下,必须直面自主创新的硬核考验。

可以说,智飞生物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

从“代理商”到“产品商”,再到“技术创新者”。

这条路艰难曲折,但也是摆脱依赖、实现涅槃重生的唯一出路。

对投资者而言,当市场风口散去,真正决定企业未来的,是其应对周期波动的韧性与创新驱动的底力。

来源:听风一春华秋实

0

路过

0

雷人

0

握手

0

鲜花

0

鸡蛋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推荐阅读
体外诊断网是宇翼科技旗下品牌,定位于全球体外诊断领域服务平台,我们追求及时、全面、专业、准确的资讯与数据,致力于为企业及用户服务。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账号

  • 商务合作

  • Discuz! X3.5 | Copyright © 2015-2023 | 宇翼科技
  • 免责声明: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浙ICP备18026348号-3|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