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的Q1,难以想象的Q2,IVD行业的至暗时刻

解读 鹏哥
2025-4-29 16:01 10人浏览 0人回复
来源: 老刘话IVD 收藏 分享 邀请
摘要

润达医疗Q1营收同比下降19.81%;金域医学Q1同比下降20.35%;华大基因Q1同比下降18.18%;英诺特Q1同比下降26.51%;迪瑞Q1同比下降72.47%;万孚Q1同比下降7.06%;亚辉龙同比下降3.13%;新产业Q1同比增长10.12%。至今, ...

 润达医疗Q1营收同比下降19.81%;金域医学Q1同比下降20.35%;华大基因Q1同比下降18.18%;英诺特Q1同比下降26.51%;迪瑞Q1同比下降72.47%;万孚Q1同比下降7.06%;亚辉龙同比下降3.13%;新产业Q1同比增长10.12%。

至今,绝大多数IVD企业的财报都公布了,截止到现在已公布的企业,基本没有几家Q1的增速是正的,即使是正的,也不会超过两位数;大罗在Q1的业绩下跌两位数,这应该是历史上的首次;其他进口的企业日子也是如此,下跌的幅度基本都超过了两位数;即使我们踩着进口替代的风口,国产企业如新产业在国内市场的表现,增速也没有超过两位数,IVD行业的至暗时刻,可能真的要来了。

3月底的时候,我写了一篇致医保局的一封信,2月份的时候,我写了一篇我们接受低价,不接受无意义的集采文章,行业真的经不起折腾,任何再鼓吹行业依然高利润一片向好的自媒体一定是为了钱,而并不是为了行业更好的发展。

2025年4月份和好几个行业的人聊天,你们怎么样?统一的说法都说:都知道行业难,Q1难,没想到Q2更难,除了压货似乎没有更好的方式;大批的经销商一方面面临回款的压力,一方面又要承担兄弟之情,左右为难。

今天来分析接下来IVD行业的发展,从集采角度、立项指南、后集采时代转型三个角度来分析。

-01-

集采还会继续吗?

这个问题之前写过,包括前段时间写的,都是关于集采的,包括前面听行业人说,安徽集采可能会不执行,不管怎么样,大家对于行业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改变,包括医保局对于集采的观点和规则,也发生了改变。虽然规则变了,但是底层逻辑没变,想入围,得降价。

2025年3月25日,第十批国采中选结果落地,预计4月份开始执行,同月底,一份《进一步优化药品集采政策的方案(征求意见稿)》文件在业内流传,同时第十一批集采的规则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药品的集采,会给我们IVD行业有哪些参考。

先说结论:集采会继续,降价的主旋律不变,想入围,必须拿出姿态。

流传文件中最核心的变化是集采报量方式和采购量分配方式的调整

新规则一:新规则中,医疗机构报送采购需求量细化到具体药品品牌,每家医疗机构针对每个采购品种不超过 2 个品牌(这部分和检验比较像,毕竟专机专用,报项目的时候必须报品牌)

新规则二:提出实行统一的医保支付标准,以最高中选价的1.5倍作为该品种医保支付标准上限。这个比较好理解,第一个规则给了医院的选择权,医院可以报原研药和仿制药,给了临床的选择权利。第二条又把原研药打死了。医院给你开了扇窗,又给你堵死了。举个例子,如果该品种最高中选价为20元,原研药进院价100元,医保最高的报销比例是30元,意味着患者需要自费70元。你们不是说买不到原研药吗,现在好了,可以买了,但是得加钱。(还是检验的集采好,不管是管你进口还是国产,集采价格统一。)

新规则三:第十一批集采引入了“爆仓”机制,同一品种下,任何一家企业获得全国医疗机构报量份额超过50%时,将其約定采购业降至报量的50%,超过 50% 的部分释放给本省主供企业或其他低价中选企业,避免单一企业垄断市场,保障供应稳定性。想要一家独大,那不可以,到时候你们中标了不供应了怎么弄,其他小厂家不玩了咋弄。(这个在检验行业建议引进,保障5-10家企业合理的竞争是有必要的,就像现在的血球,越来越集中,把一些企业直接玩死。

集采的规则一直在变,庆幸的是IVD的集采在逐渐的走向正规,规则也越来越合理,而且随着药品集采的规则,相信IVD的集采质和量可以达到均衡;但是检验又有所不同,检验是需要设备配套的,希望集采可以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虽然现在医院都有设备,更新换代后机器还是需要有一个买单方;持续的压价让厂家和代理商都很难受。入院的仪器再也不是摇钱树了,反而是一个亟需填补的资产窟窿。

-02-

立项指南什么时候落地?

从2024年11月到2025年4月,国家医保局共公布了26个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5个月的时间,每个月接近5个项目立项,本立项指南参考2023年版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相较于2023版,在医保立项指南的项目缩水50%左右;目前整个检验项目在医保的大概有300+,按照现在立项指南的整合力度,预计会剔除100左右的检验项目,做高度的项目映射整合。

所以按照现在的立项指南颁布节奏,预计5-6月份检验的立项指南会公布,至于哪些项目会被踢出医保,就看是谁来操盘这个指南了。

-03-

后集采时代应该怎么转型?

如果去年让大家转型做实业,或者自己再做一个品牌,那一定是往火坑里推,今年的主题一定是:院外+大健康

不知道大家最近感受到没,抖音上护士、医生直播的越来越多,这些体制内的人出来只能说明医院的情况不好,必须走出来,需要新的出路。

4月25日,洛阳两个百年公立医院合并,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与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整合,重新组建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间接的说明医院和企业一样,也必须在当下的环境合纵连横,增加自己医院的竞争力。

2023年和睦家招牌数量增加35%,2023年多点执业医生的数量突破23万,相较于2019年增加172%,2025年的这个数量只会更多;越来越多的医生选择往院外走,要么就在外面多点执业,而不是仅仅依赖院内的生意。

2024年中国大健康市场赛道10.9万亿,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突破15.6万亿。

相较于严肃医疗的处方药和器械,保健品和个人护理类的产品市场增速远远高于严肃类应用场景的产品。

去年卫生巾事件塌房,医用卫生巾迅速走入大众视野,一方面是流量的科普,一方面人们信任械字号是经过认证过的产品,有国家的背书,所以目前消费品也发生了转变,消费医疗严肃化;严肃医疗消费化,是接下来大家互相转型的方向。

大健康领域很宽很泛,检验人如何借助自己的优势和消费品快速配合,有的企业检测VD和铁蛋白和保健品VDK的企业跨界合作;有的企业将呼吸道检测和呼吸道益生菌联合推动,不仅卖检测解决方案,还卖干预解决方案,打造一个全新的IP组合;有的企业结合睾酮检测和睾酮注射液在大健康领域做的风声水起。

方向一直都有,只是大家需要转变思路,还是传统的买进卖出,和医院谈价格,和厂家要资源,能做还是能做,但是会越来越被动。

IVD的至暗时刻,很多人说就是在Q2和Q3,我觉得应该不是IVD的至暗时刻,应该是整个严肃医疗的至暗时刻都将到来,真的来的时候,你准备好拐弯的赛道了吗?

来源:老刘话IVD

0

路过

0

雷人

0

握手

0

鲜花

0

鸡蛋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推荐阅读
体外诊断网是宇翼科技旗下品牌,定位于全球体外诊断领域服务平台,我们追求及时、全面、专业、准确的资讯与数据,致力于为企业及用户服务。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账号

  • 商务合作

  • Discuz! X3.5 | Copyright © 2015-2023 | 宇翼科技
  • 免责声明: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浙ICP备18026348号-3|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