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来料检验的争议一个做采购的朋友说,他们公司的质量部认为某批试剂瓶子的颜色有色差,判定本批次来料不合格,而他认为物料没有问题,不应该判定不合格。圆乐问判定依照什么标准?质量部手里的质检样稿!朋友问,你 ...
01 来料检验的争议 其实,颜色的显示与很多因素有很大关系。 比如: ①承印物的材料类型(比如纸、布、铜版纸或塑料等)、材料颜色、厚度等 ②环境因素,在室内日光灯下,还是太阳光下?又比如空气中的温湿度对于材料也会产生影响。 ③印刷环节:印刷工艺、油墨种类、印刷机器的不同打印出来的颜色都会有差异。 因此,通过所谓的标准色卡来做质检显然不是很好的选择,最好的办法是在历次的到货中,挑出可以接受颜色的实物当做参照物。 比如可以分为标准色、上限色、下线色三类,由于是实物,可在同样环境下参比,因此争议就会小一点。 且标准样不能由某一个部门说了算,应该召集质量、市场、采购及供应商等相关方在一起,共同讨论拿出各方都可以接受的标准。 有了标准便有了判定的依据,如此才能减少争议,控制好产品的质量。 02 频繁更换的不干胶供应商 有朋友问他们公司的标签经常出问题,换了好几个厂家了依然找不到合适的。 圆乐以前也遇到过,刚开始是对现有供应商不断投诉、换货,后来找了几个新的供应商也没有达到满意的效果。 再后来,找到一家相对比较专业的供应商,老板原来是演员,后来接了老爷子的事业。 刚开始试了多次还是有一些问题,公司同事觉得不行想换掉。 圆乐觉得每一段合作都有一个磨合的过程,重点是在沟通,增加互信,不要轻易说不行。 于是,圆乐让采购的同事约他们来公司沟通,且让他们讲讲标签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和质量控制情况。 第一次见面以后感觉很不错,被他对产品的情感所打动,还写了一篇文章一个《80后老板,说他以前是个演员》。 经过人家的介绍,我们才知道真是无知者无畏,随着产品的了解深入,我们才发现之前提的很多要求有点过份,而且努力的方向并不是很合适。 比如评价标签粘性分为初粘和持粘,有些胶刚开始贴上去很牢靠,但是时间久了可能就掉下来了,这是初粘很好,持粘不行。 有些胶是刚贴上去感觉不是很牢靠,但过了一段时间你发现不好撕下来,且过了很长时间还是很牢靠,这是初粘不是很强,但持粘很好。 这里圆乐结合在此之前了解的不干胶知识,再简单分享几点: ①选择不干胶要考虑使用的环境,常温、2-8℃、-20℃甚至更低,所使用的胶是有差别的。 如果材料选择不对,那么你再选也不一定合适。 ②你要考虑标签使用的期限,如此才能选择合适的打印方式,不然效期三五年的产品,你选择热敏打印可能有风险。 如果选择的标签材料和打印的机器不适配,那么也许很容易发生字体模糊或容易掉色等问题。 ③不干胶可分为纸质材料和膜类材料,纸质的材料有铜版纸、胶版纸、牛皮纸、玻璃卡纸、铝箔纸、防伪易碎纸等。 不同种类的不干胶有不同的优缺点,应用于不同的场景。 多的不说了,感兴趣的可以去检索学习一下。 回到上文,后来经过多次磨合以后,基本上就稳定合作了下来。 由此可见,想做好事情除了要有耐心,更要有相应的专业知识。 03 采购不仅买买买 有很多人容易产生误解,认为采购就是买买买,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还有灰色收入。 其实不然,如果一个采购只懂得买买买、催货、投诉等,那么很难做好一个采购。 如果一个采购没有花时间去了解自己所采购产品的一些基本知识,那么面对请购部门的需求很难get到相应的点,面对来料的质量问题无力应对解决,最终只能当个受气筒。 对内被领导批评,被质量和生产部门投诉,对外与供应商争吵,两头受气吃力不讨好。 如何成为专业的采购? 圆乐这里提一个建议—— 除了懂得寻源、谈判、合同签订、成本控制等常规的业务,还要通过每一次的采购积累与公司产品、物料相关的专业知识。 你要比供应商懂应用,你要比需求部门懂物料,比如物料的特性、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点等。 你不能成为受气包,而是成为内外链接的桥梁,成为解决问题者,而不是传递问题者,更不是制造问题者。 如何成为解决问题者? 有沟通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更要有专业的采购及产品相关的知识。 04 专业与经验 这里讲的是采购,其实不仅仅是采购,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 如果你做事用心,那么你就很想去了解更多,学习更多。 每天所做的事情只是一个学习的触发点,随着学习的不断增加。 你发现这些东西慢慢就形成了体系,有了体系,有了框架,你就有了自己的判断和独特的思考。 此时,你再面对新的问题,就不再是摸着石头过河了,而是从已有的系统中寻找可用的工具和方法。 如果适用,问题得到解决,那么你的效率就是比别人高。 如果不适用,那么正好完善自己原有的知识系统。 很快你就会发现,其实你在任何一个行业、一个岗位中需要去了解的核心知识并不多,你需要去解决的关键难点就那么几个。 你不需要成为专家,但你已经能解决所在岗位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事情,这个时候你就已经是别人眼中的专业人员。 如果习惯于绕着问题走或形式化地漂浮于内外部的人员沟通中,那么你所做的每一笔采购,每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经验而已。 由于没有背后的系统在支持,它们没有办法系统地关联在一起,自然就很难有质变的积累。 有系统性积累的经验就是专业,没有系统性积累的经验,就是一个又一个孤立的事件,没有可重复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