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0亿大并购或失败!裁员、退市,三年一梦后,基因测序泡沫破了吗? ...

解读 鹏哥
2023-12-6 14:17 193人浏览 0人回复
来源: E药经理人 收藏 分享 邀请
摘要

80亿美元买的“亲儿子”亏得几乎血本无归,大规模裁员、关店,前CEO请辞,中国区老大换帅,遇FTC铁拳,业绩屡屡受挫……全球基因测序老大因美纳(Illumina)陷入至暗时刻,是并购眼光不行,技术更迭速度太慢,竞争对 ...

 80亿美元买的“亲儿子”亏得几乎血本无归,大规模裁员、关店,前CEO请辞,中国区老大换帅,遇FTC铁拳,业绩屡屡受挫……全球基因测序老大因美纳(Illumina)陷入至暗时刻,是并购眼光不行,技术更迭速度太慢,竞争对手太强,还是行业本身“泡沫”惹的祸?

生物科技领域大并购居然很快以这样的结局落幕,实属罕见。

近日,顶着内部运营和外部监管给的巨大压力,全球基因测序巨头因美纳首席财务官透露,3年前以80亿美元高调回购的癌症早筛子公司Grail,将考虑直接出售剥离,且其潜在买家已出现。

2020年,基因测序企业最风光的一年。瑞幸于美股黯然退场时,泛生子逆势上市,成就了全球癌症精准医学领域史上最大IPO,同一年,红杉重金押注的燃石医学也登陆美股。不过,这些新生代的光芒其次,称霸产业上游(市占率超80%)的因美纳,收购癌症早筛领头羊Grail、正式进军产业中游市场一事,才是占尽风光。

当时,癌症早筛、基因测序迎来莫大的机遇,彼时因美纳业绩亮眼,尤其中国市场表现强劲,趁势他要握住新的王牌,像谷歌一样打通产业链,打造平台和生态,同时维稳手里的二代基因测序技术优势。

然而短短不过三年时间,今非昔比。行业环境变了,竞争格局也变了。新巨头崛起,开始吞噬更多市场份额,老巨头因美纳手中的王牌却成了“烫手山芋”,数十亿美元的商誉减值拖累业绩。不仅如此,在这一极重视产品迭代的行业,因美纳产品力难敌强大竞争对手的冲击。

80亿美元大并购还持续遭到美国、欧盟的极力反对,纸纸诉状与罚单弄得筋疲力尽,另外还有桩桩专利诉讼、与竞争对手对簿公堂、高管与投资者代理权之争……一地鸡毛。而为了缩减开支、减少资源消耗,与之伴随的是裁员、关停运营场地。现在的因美纳,腹背受敌,内外承压,究竟是什么关键原因,用短短3年时间便让这家巨头跌下了神坛?

3年癌症早筛梦,

几近竹篮打水一场空

从剥离,收购,到再剥离Grail,因美纳生动演绎了一出爱之多深、恨之多切的真实戏码。

初次分拆Grail,目的是促进其多种癌症早筛测试的开发。2016年,Grail由因美纳分拆出去,因美纳联合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和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共同为Grail注资,后者可谓出生即在罗马。分拆后,Grail筹集了大约20亿美元来开发Galleri产品(多癌症早期检测血液测试技术,拥有检测超过 50 种癌症信号的能力),这一金额,足见其吸金能力。

时间很快,Grail一步步成为了早筛领域的领头羊,后来还与阿斯利康达成合作,迈入伴随诊断领域,其目的是在癌症全病程管理中打造生态圈。

Grail也是因美纳在生态圈构建过程中找寻新应用场景、往产业链中下部渗透的重要落棋。2020年,当癌症早筛迎来重大机遇窗口,因美纳果断将其完全收入囊中,收购后,因美纳获得了Galleri血液测试的使用权。

然而,此桩收购一官宣,开启了其坎坷的下半场。

欧盟和美国反垄断机构强烈反对这笔交易,主要原因在于,因美纳的并购不是横向扩张业务版图,而是纵向往产业链下游延伸,或将大幅减少多种癌症早筛市场的竞争和创新,以构成行业垄断。

与欧盟反垄断部门的“对抗”时间线尤为漫长,2021年4月起,欧盟委员会对此桩收购启动了两轮审查,而在同年8月,因美纳“先发制人”地直接公布已经完成对Grail的收购。声明中,因美纳表示在美国收购该公司没有任何法律障碍,不过今年8月,美证监会就此事又开始着手调查。另值得注意的是,与欧盟方的对弈迄今还未结束,今年7月,欧盟委员会对因美纳处以约 4.76 亿美元的罚款,直接创下欧盟罚款记录,原因是因美纳在监管部门批准之前完成了与Grail的合并。不仅如此,欧盟方近日要求,要么将Grail出售给另一家公司,要么将其分拆为一家公开交易的企业,并购,休想。

监管方层层逼迫,这是外压。但更关键的是,昔日着力捍卫Grail的因美纳,在近两年却因“颓靡”的Grail,一步一步拖垮了自身业绩,让自己不得不做出剥离的选择。

2022年Q1,因美纳给出的全年财务指引是最高5%的增长率,但因美纳全年营收约46亿美元,同比增长仅为1.28%,而2021年同比增幅为40%,形成了强烈对比。尤其在2022年最后一季度,因美纳营收同比下滑超2位数,其核心测序仪器的收入同比大降。从区域来看,几乎所有市场业绩都有所下滑,中国区更是有22%的降幅,排名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因美纳净利润由盈转亏,亏损居然高达44亿美元。

到底为什么?这就不得不提Grail了。同一年,Grail营收不到1亿美元,但与之对应的研投超3亿美元,销售、管理费用也近3亿美元,而其商誉减值39.14亿美元,整体运营亏损为46.57亿美元,严重影响因美纳业绩。

打击还未停止。2023 Q3财报已公布,虽然眼下重要产品DNA测序仪已在陆续放量,但Q3出货量较Q2有所下滑。中华区营收Q3仍同比下滑严重(26%),除了美国市场外,其余地区销售情况都不容乐观。灼识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新增基因测序设备销售市场份额中,因美纳已被华大智造反超。几大市场的萎缩,侧面印证了一个严苛的事实:带有高技术壁垒的新兴基因测序巨头在逐步崛起,吞噬其市场份额,冲击着因美纳多年苦心经营的市占率。基于此,此次财务预期已经释放了一个不太乐观的信号,预计全年营收下降2%至3%。

而在本季度,因美纳的净亏损同样受到了与Grail相关的8.21亿美元商誉和无形资产减值的影响,这一记再次重拳伤害因美纳。

不得不提,Grail如今就像是一个极烧钱、但又暂无变现能力的烫手山芋,让腹背受敌的因美纳雪上加霜。

除此之外,今年以来,因美纳多次处于舆论漩涡,先是投资人与管理层的数月拉锯,以争夺代理权。其因也跟收购Grail而耗费大量资源、以及三年市值缩水500亿美元等有关。随之而来的是,见证了因美纳多年成长的CEO Francis deSouza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最终请辞。另外,不久后,因美纳大中华区总经理李庆(在因美纳任职四年,曾扩大了其在华业务)也辞职。

伴随着公司内部动荡、业绩大幅下调和资金短缺,因美纳今年宣布裁员,关闭部分运营场地。资本市场的表现更是惨不忍睹,市值如今只剩下了170多亿美元。

基因测序行业频暴雷,

是骗局,还是璞玉?

如果问因美纳走到如今境遇的直接原因是什么?高估自身实力,对竞争对手掉以轻心或许是原因之一。

通常意义上,一项技术的成本让更多需求端得以承受,就是其爆发的开始。

也正是如此,作为全球基因测序巨头的因美纳开启了自己的高光时刻,2014年初,因美纳借助其当时最新开发的测序平台HiSeq X Ten,成功将人类全基因组测序成本降到1000美元以下,突破了基因测序下游应用的“成本瓶颈”,让基因组测序大规模渗透进入学术研究、药物研发、临床应用成为可能。这一技术的突破不仅让公司的业绩大幅提升,也让基因测序行业正式走入了医药行业开发与应用的产业链中,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在此之后,因美纳长期占据全球基因测序70%的市场。

如果把目光放到中国市场,创新药如火如荼,基因测序行业自然也不会落下。但基因测序行业也如多个技术领域一样,由于技术难以突破,长期受到来自海外公司的“垄断”。因此在行业发展的初期,多数中国企业主要从中游测序服务切入,上游测序仪器则鲜少有中国企业涉入。

但与中国创新药行业对全球巨头的影响程度有限不同的是,在基因测序行业,中国公司成为了因美纳的直接“威胁”。

首个涉及上游测序仪器的中国企业是华大智造,2013年华大集团并购Complete Genomics公司(CG公司)后开始进行自主研发,2016年在消化CG公司技术的基础上成立了华大智造。当时谁也没想到,这家公司将成为压垮因美纳业绩的“稻草”之一。

一直到2022年7月,因美纳与华大智造就美国境内所有未决诉讼达成和解,因美纳向华大智造子公司CG支付3.25亿美元的净赔偿费。这才让业界意识到,这家来自中国的公司已经对全球基因测序巨头形成了威胁。而往其身后看,华大集团在基因测序领域抢占市场份额,中国在基因测序技术领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城墙”,例如NIPT技术龙头贝瑞基因、科研测序领域龙头诺禾致源、肿瘤领域的燃石医学和泛生子等。

回到因美纳,一面是其与华大智造持续三年的专利拉锯战,另一面收购Grail的动作更像是想要买回一把利刃。不过,华大本身就集上游、中游、下游于一体,相较于因美纳,在上下游衔接方面更有优势。

另一方面,中国玩家在海外技术“硬核”也使得泛生子、和瑞基因、燃石医学等国内中游玩家与上游华大智造“抱团取暖”,同时华大智造还不断“收割”海外客户。这对因美纳的市场份额也形成了威胁。

前有赛默飞世尔等同为老牌玩家拦路,后有华大智造等来自中国的新玩家拼价格、拼成本,收购标的带来“烂摊子”,行业赛道竞争愈发拥挤,最终也就造成巨头因美纳走到如今的境遇。不过对于行业来说,这一基因测序行业近年来最大手笔的收购案或将以失败告终,也为行业敲响警钟:赛道越来越拥挤,资本市场环境下行,行业出清进行时,需要靠自身实力穿越周期的时候到了。

如果行业还忘不了2020年和2021年燃石医学和泛生子登陆纳斯达克,新冠检测需求爆发带来的业绩翻倍等高光时刻,不妨来回看一波今年以来,无论国内外基因测序行业都经历的挑战:

美股上市公司燃石医学、泛生子股价下跌九成,裁员、砍业务“断臂求生”;

国内龙头贝瑞基因、华大基因业绩“暴雷”;

国内多省发布《医疗机构样本外送检测管理规范》,基因检测外送管理趋严。

但也可以看到,基因测序行业趋于规范之后,政策也为整个行业开了一道“口子”。

去年,上海引发了《开展上海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鼓励有条件的医院开展自行研制体外诊断试剂试点。之后,北京、广州、天津、等地也相继鼓励开展实验室自建检测方法(LDT)体外诊断试剂试点,今年也被誉为中国LDT模式落地执行元年。

不过,在行业出清后,基因测序行业到底是骗局还是璞玉,仍然需要时间来回答。


0

路过

0

雷人

0

握手

0

鲜花

0

鸡蛋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推荐阅读
体外诊断网是宇翼科技旗下品牌,定位于全球体外诊断领域服务平台,我们追求及时、全面、专业、准确的资讯与数据,致力于为企业及用户服务。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账号

  • 商务合作

  • Discuz! X3.5 | Copyright © 2015-2023 | 宇翼科技
  • 免责声明: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浙ICP备18026348号-3|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