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巨头谈中国生命科学市场:23/24年表现和未来展望

解读 鹏哥
2024-1-29 16:16 449人浏览 0人回复
来源: 交点CrossPoint  收藏 分享 邀请
摘要

2023年结束了,有人很想念它,有人很想忘却它。对中国生命科学市场而言,这是不同寻常的一年。本期交点特别邀请了八大全球生命科学巨头的CEO/CFO来回答关于中国的两个问题。先放结论:2023年很烂,2024也不乐观,但 ...

 2023年结束了,有人很想念它,有人很想忘却它。对中国生命科学市场而言,这是不同寻常的一年。本期交点特别邀请了八大全球生命科学巨头的CEO/CFO来回答关于中国的两个问题。

先放结论:2023年很烂,2024也不乐观,但中长期保持谨慎乐观。

第一个问题:贵司2023年在中国的表现如何?对2024年的展望如何?

安捷伦CFO Robert W. McMahon如果我们考虑增长率,我提到去年的增长率下降了中个位数(mid-single digit),这与今年非常相似。我们(去年最后一个季度)下降了31百分点。我们仍然会在第一季度下降 20 多点。我不知道我们全年(2024财年)是否会增长,估计全年收入可能是持平的。

丹纳赫CEO Rainer Blair:尽管我们在中国第四季度出现了中等个位数(mid-single digit)的下滑,但我们的订单却下降了十几个百分点。因此,我想说的是,第四季度在实际活动水平方面与第三季度非常相似,我们仍然有一些时间来研究影响中国的各种动态,特别是在生命科学领域。

赛默飞世尔CEO Marc Casper:我认为和其他地方一样,中国的生物技术行业也存在疫情泡沫。这种增长不会再回来了。但就本地创新的廉价药物而言,我认为将有一个充满活力和强大的本地产业,我们将在供应链中发挥作用。因此,我认为中国是一个10%左右的增长型市场。在24年,我预计中国将是相当平静的一年。这将是我的基本假设。

Waters CEO Udit Batra:在中国,我们看到业务大幅下降,年初至今下降了大约15%16%。在制药行业,我们看到的是生物技术下降了约80%,对吧?CDMO也在今年年初,支出下降了,并且已经开始触底反弹。

关于中国,一个简单的思考方式是,我们年初有5.5亿美元左右的业务。我们认为,正如我们在第三季度所说,今年年底可能会达到大约4亿美元左右。这是一个大幅下降。大约有 5000 万美元是结构化的。我们预计会有1亿美元左右的回弹,而且中国的长期趋势在未来非常有吸引力。因此,将会回来的1亿美元收入是生物技术领域,CDMO领域,品牌仿制药领域以及其他过去放缓的领域。

Bruker CEO Frank H. Laukien:今年我们在中国的有机收入和预订量将实现两位数的增长。此外,我们在第四季度的中国BSI业务部门也实现了稳健的预订量和有机预订量增长。因此,我们非常高兴,这是一个不错的季度。同样,我知道在第三季度之后有一些担忧,这些担忧被夸大了。但无论如何,第四季度在中国表现不错。

但除此之外,也许我要补充的一件事或一些细微差别,我同意中国的CRO和生物制药似乎仍然很薄弱。也许第四季度会有一点复苏,但我不知道这是否算作统计数据。

赛多利斯CEO Joachim Kreuzburg中国需求特别弱,确实非常弱

BioTechne 某匿名的高管:关于中国,我们的团队在整个季度都在向我们发送信息。他们觉得——这可能是中国的谷底。现在没有人期待迅速反弹,但我们可能正处于底部。从数量上讲,我可以告诉你,12月开始证明这一点。因此,当我们进入一月份时,我们会知道更多,因为一个月不会形成趋势,但我们希望,这至少会开始在中国稳定下来,然后也许在农历新年之后也会开始看到一些资金流向市场。

第二个问题:你们对中国市场的中长期成长怎么看?

安捷伦:看好长期发展,本地制造是核心竞争力

安捷伦CEO Michael McMullen:我们几个月前访问了中国。我们看到了市场的巨大规模以及客户的投资方向。他们希望投资于前沿技术,以真正推进他们的工作,我们认为我们已经做好了这方面的准备。……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市场动态的变化,以真正确保你有能力在中国制造。因此,我们认为,由于我们的悠久历史,我们在那里拥有非常强大的地位,但我们也对近期增长持现实的看法。

安捷伦CFO罗伯特·麦克马洪:但我认为重要的是,我们确实认为中国是一个长期增长的市场。如果你考虑一下正在进行的投资,我们的市场--我们的产品是中国政府为改善医疗保健、改善环境、提高食品安全而努力做的核心技术。我们的产品对于能够做到这一点至关重要。

赛默飞世尔 CEO Marc Casper高瞻远瞩,预测中国长期10%增长

所以从长远来看,假设(中美)关系没有恶化到灾难性的程度——毕竟没有人足够聪明知道这种情况是否会发生——我会说中国市场会很好,对吧?它不会像以前那样快,但它仍然会成为增长最快的长期终端市场之一,因为人们希望提高生活水平,一个更健康的中国。像我们这样的公司在帮助实现这一目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我实际上认为从长远来看是合理的。我也相信短期内。政府正在积极努力,在创造商业信心方面,为跨国公司创造更轻松的环境。这显然是我从与政府的一些互动中得到的东西之一。

当我考虑短期经济环境时,就 GDP 增长以及生命科学工具、诊断、制药服务行业的需求而言,它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当我想到政府时,政府在中国历史上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它实际上是围绕着刺激措施的。考虑到政府正在处理资产负债表问题的经济优先事项,尽管你永远不知道,但似乎不太可能会有很多刺激措施。我认为,经济需要多花一点时间才能恢复到更坚实的基础。

布鲁克CEO:信心满满,卡位后基因组和蛋白质组时代

我们对这种后基因组工具进行了大量投资,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将研发资金不成比例地分配给学术和学术医疗中心。这几乎占我们中国预订量和收入的50%。……他们有很多测序仪,是的,但现在他们正在投资蛋白质组学。中国在蛋白质组学方面有着巨大的雄心壮志,……所以,是的。我认为这确实有助于我们参与后基因组时代和蛋白质组学等。所以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很好的驱动力。

赛多利斯CEO Joachim Kreuzburg:潜力巨大,但一些本地企业可能熬不过这段困难时期

纵观中国,中期展望,很难说,我们如何看待中国的整体前景。比方说,从中长期来看,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人口众多,人口老龄化,需要治疗。我们相信,在开发新药、新模式方面,我们的客户方面将继续创新。当然,我们已经看到这种动态在大流行期间有所回升,现在已经放缓。但我相信,我们相信这是一个具有巨大增长潜力的市场。

……所以在中国,我们可以说,这两个方面(市场需求萎缩和来自本地企业竞争上升)当然在中国的未来发展中都发挥着作用。目前,我们显然会说这主要是市场疲软。此外,本地企业目前正遭受非常非常严重的痛苦。因此,我绝对不会认为每一个中国竞争对手都足够强大,能够真正在这个阶段生存下来,除了跨国公司。

然而,展望未来,我们肯定也会一如既往地期待一定程度的本地竞争。我们如何反思最近的趋势,这意味着过去 2年,疫情加速了这些本地企业的发展。但这种情况的发生并不令人惊讶。因此,对于我们如何看待中国市场来说,更多的变化是中国市场的整体发展速度。

德国默克生命科学CEO Matthias J. Heinzel:中国充满活力和韧性,长期前景乐观

我的意思是,中国有相当多的动态变化。显然,有宏观因素。如果你看一下整体经济,那么围绕这场反腐败运动有一些特定的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购买行为。我认为需要注意的是,在我们的业务中,我们有大约 90% 以上的消耗品业务,大约 10% 或更少的是设备。当我们谈论设备时,它真的是很小的投资,对吧?我们谈论的就像一个实验室水系统,大概有 20,000 美元左右。

我们不是在谈论数百万美元的设备投资,例如,这些设备可能会受到这场反腐败运动的更大影响。如此高的稳定、有弹性的消耗品业务份额让我们对中国的增长机会充满信心。我最近去过那里。几周前,与客户、政府官员交谈,包括我们自己的团队。我认为,是的,有一种温和的去库存现象。但如果你再看看,新的药物种类,管线和客户的投资状况,我们对长期增长前景绝对乐观。

为了抓住这一点,我们也在投资。我们有一个很好的制造基础。我们已经在无锡进行了投资并宣布新投资,例如在南通的一次性工厂,以扩大我们的业务。因此,我们坚信要在中国建立了更多的本地供应链。.

0

路过

0

雷人

0

握手

0

鲜花

0

鸡蛋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推荐阅读
体外诊断网是宇翼科技旗下品牌,定位于全球体外诊断领域服务平台,我们追求及时、全面、专业、准确的资讯与数据,致力于为企业及用户服务。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账号

  • 商务合作

  • Discuz! X3.5 | Copyright © 2015-2023 | 宇翼科技
  • 免责声明: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浙ICP备18026348号-3|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