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燃石老板的采访稿后,我还是认为燃石问题很大

解读 鹏哥
2024-3-19 16:18 395人浏览 0人回复
原作者: 刘博 来源: 诊断科学 收藏 分享 邀请
摘要

作者:认真的刘博来源:诊断科学最近,燃石的股票已经跌破了1元,在2月22日那天的时候,来到了最低点,0.80元。恰好在这个时候,燃石老大的专访也发表了出来,我全文读完之后,还是和前几年那个“我们有钱”的访谈感 ...

 作者:认真的刘博

来源:诊断科学

最近,燃石的股票已经跌破了1元,在2月22日那天的时候,来到了最低点,0.80元。

恰好在这个时候,燃石老大的专访也发表了出来,我全文读完之后,还是和前几年那个“我们有钱”的访谈感觉差不多

燃石的问题还是很大

当然,我一直不看好燃石,某种意义上可以也可以算一个小黑子,但这个判断并不是单纯为了黑而做出的。

实际上,我为什么老黑燃石,是因为燃石算这一波依托科研创业企业的代表,这类企业的开局主要依靠融资,因此,特别容易以融资论英雄,而在过去的十年当中,你要想融到资,就得是大科学家才行,科学家身上的傲气叠加拿到大融资后的骄傲后,这样的企业产生了一个特别奇妙的Debuff。

傲慢

当然,如果把傲慢叫做天真,也未尝不可,因为实际的表现就是,

我有钱有技术,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但很可惜,这个世界毕竟是唯物的,不是唯心的,市场不会因为你怎么想,而就做出什么样的改变,只有认真去摸市场的脾气,才有可能真正驾驭它。

比如说,对于我们IVD企业而言,身处行业是一个重监管行业,那么,在这样的行业当中,最重要的自然环境,就是合规,或者说,政策法规动向。实际上,国内的医疗政策变化都会有很明显的公开打招呼时间和提前量,对于肿瘤伴随诊断而言,同样如此,至少,在去年反腐前,每年都会有提到要整治肿瘤基因检测的文件出台。

而且,如果真打算进军海外的话,对海外合规环境的了解,更是重中之重,而在这几年,无论是美国,还是欧盟,都在加大对LDT的监管力度,如果将中美欧三地的政策放到一起看,很快就会意识到

LDT的宽松一去不返

合规是自然环境的变化,是需要企业去适应,而不是去正面冲突的,在公开打招呼都很明显的情况下,前几年燃石老板在接受采访的PR稿表达的依旧是,“我们很有钱”并且要把肿瘤基因检测业务继续做大,而不是合规

当然,这也不是说就燃石一家这么认为,我在和很多同类型的从业者沟通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一点,他们相信自己的技术和钱能破局,而不相信在这个行业当中,那些老的,需要遵守的规矩。

天之,天之

同时,在交流当中,也很容易就感受到对客户的傲慢,和对质量的傲慢,怎么说?

对客户的傲慢在于,最终也没闹明白谁是最终的买单者,就像我在《杂谈 |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医生和患者,谁才是IVD产品的消费者?》一文中谈到的那样,仅仅是把医生作为客户,仅仅是把医疗机构绑在自己的利益链条上,就认为万事大吉,那么,那些真正付费者的利益呢?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发生在2021年的张煜医生和陆巍医生事件。

2021年4月2日,张煜在知乎反映肿瘤的不规范诊疗问题,例如有医生向患者推荐花费最多、效果最差的癌症治疗方案,还有医生随意更改癌症标准治疗方案。张煜认为,可能是医生的专业知识不足以及经济利益导致出现上述问题。张煜还提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陆巍,指出其故意欺骗一名晚期胃癌AFP(α-胎儿蛋白)阳性患者,使得患者生存期缩短,花费更高,导致患者拖欠大量债务。不过张煜曝光后在压力下删帖。

张煜的曝光被舆论关注后,2021年4月19日,国家卫健委表示,将调查张煜反映的问题。4月27日,国家卫健委表示,陆巍的治疗原则基本符合规范。这一结论引发张煜不满,张煜表示愿意与国家卫健委召集的专家组公开辩论。同年5月,陆巍和新华医院一同被罚款,陆巍还被暂停执业6个月。

患者已经在表达他们的不满,而谁最能代表患者的利益?当然是医保,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这一轮医疗反腐中,医保是其中最重要的参与方之一。

就算在这么大力度的医疗反腐中,只要能说清楚临床意义,有价值的项目,是可以继续做的,诺辉结直肠癌早筛产品的逆势扩张,就是一个明证。

但能说清楚的,并不多

所以,这就延伸出了另外一点,对质量的傲慢。这个时候肯定有很多人说我说的不对,因为这些企业都花了不少时间、金钱和人力去建立质量体系,而且拿到了很多认证。

这没有错,但是质量体系,到底起什么作用的?

保障目标顺利实现

而对于那些临床意义不明确的项目而言,他们的临床目标应该是什么呢?如果仅仅只是检测一下,医生也不需要参考就能得出治疗方案的话,那么编一个检测结果,不是更省时省力?

不挖掘检测的临床意义,只是夸耀自己技术有多好,这既是对客户的傲慢,也是对质量的傲慢。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读完燃石老板的最新的采访稿后,还是认为问题很大。

依旧在夸耀技术

坦率的说,在看燃石和诺辉的时候,我总会不由自主的想到蔚来和理想。在某种意义上,蔚来和燃石很像,理想和诺辉很像。

理想开始采用的增程式技术路线,汽车被人嘲笑是彩电、冰箱、大沙发,这个和诺辉开始的时候选择了一个已经上市十多年的技术被群嘲一模一样,而蔚来则是和燃石一样光鲜,换电技术就此一家,别无分号,融资能力也是新能源玩家里面最顶尖的那一拨,风光无限。

今年的财报方面,彼此之间也有相似性,诺辉营收20个亿,理想的财报在2月26日刚刚发布:

2月26日美股盘前,理想汽车公布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财报,财报显示,第四季度营收为417.3亿元人民币,超出市场预期398亿元,上年同期为176.5亿元,同比大涨136.4%,环比上涨20.3%;Q4净利润达到57.5亿元,同比大涨2068.2%,环比增加104.5%;NON-GAAP净利润44.9亿元。

其中,第四季度的车辆销售收入为403.8亿元,同比大幅上涨133.8%,环比上涨20.1%,第四季度汽车毛利率为22.7%,上年同期为20.0%,2023年第三季度为21.2%。

2023年全年营收总额为1238.5亿元,较2022年的452.9亿元增加了173.5%,2023年全年净利润达到118.1亿元,而2022年为净亏损20.3亿元。全年汽车销售收入为1202.9 亿元,较2022年的441.1亿元增加172.7%。

而燃石和蔚来的财报都还没有出,不过目前市场上的预测,都很悲观。

脱离了市场需求的技术,毫无价值,这在商业上面已经得到了反复证明,就比如死的不能再死的等离子电视,真论显示效果,比液晶好很多,但还是挂了。国内也还有著名的“深圳四大骗”之一,柔宇,技术路线有亮点,但现在呢,也死的不能再死了。

请收起傲慢,尊重行业的规律吧

0

路过

0

雷人

0

握手

0

鲜花

0

鸡蛋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推荐阅读
体外诊断网是宇翼科技旗下品牌,定位于全球体外诊断领域服务平台,我们追求及时、全面、专业、准确的资讯与数据,致力于为企业及用户服务。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账号

  • 商务合作

  • Discuz! X3.5 | Copyright © 2015-2023 | 宇翼科技
  • 免责声明: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浙ICP备18026348号-3|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