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亲爱的股东,大家早上好中午好晚上好。咱们上次聊诺禾致源还是上次,呃,就在他2022年年报的时候。这不,2023年财报也发了。这次,我们彻底对整个财报进行了分析,结合近期新闻事件得到了一些隐藏其中的秘密。那 ...
各位亲爱的股东,大家早上好中午好晚上好。 咱们上次聊诺禾致源还是上次,呃,就在他2022年年报的时候。 这不,2023年财报也发了。 这次,我们彻底对整个财报进行了分析,结合近期新闻事件得到了一些隐藏其中的秘密。 那么,今天我们就从诺禾致源(下称诺禾)的财务状况、经营重心和未来方向3个方面进行剖析。 没错,未来方向部分真的有隐藏的秘密。 如果对了,就算蒙的;如果错了,欢迎留言爆锤。 财务状况 大家直接看这张表就可以了,已经将过去4年诺禾的主要财务状况罗列了出来。 (我大A的财报格式简直让我抓狂,当然这是我的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3个问题: 第一,营业收入增长速度略微加快。 虽然都是3%,但是2023/2022是3.97%而2022/2021是3.17%,已经不容易了。 第二,扣非净利润率略下降。 从2022年的7.98%下滑到2023年的6.99%,并且是连续3年的下滑,提示盈利能力下降或者所处行业竞争加剧。 第三,现金流量正向且稳固。 提示公司的经营状况比较稳定,没有出现盲目的投资/开支,且收入较为稳定。 从公司的毛利率变化情况来看,也佐证了我们盈利能力下降或竞争加剧的猜测。 不过,比较轻微,问题不大。 我们结合下分项来看,诺禾毛利率最高的仍然是生命科学板块,垫底的依然是测序平台服务。 去年开始导入的Illumina NovaSeq X看来带来的成本降低并未开始体现。 诺禾表示2023年数据销量提高了41.38%,但是营业收入只增加了14.05%,且毛利率只提高了0.16%。 呃...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由于Illumina的25B芯片推出时间过短,成本降低的优势还没来得及体现。 再来看看客户状况。 诺禾从2021年的5900多个客户快速扩充到7300个客户左右,年增长10%左右。 客户基数的扩展,带来了未来业务增长的无限可能。 最后来看看花钱的情况。 这里说的花钱不是常规意义上的支出,而是看两个:投资损益和应收账款。 从投资收益上来看,迄今为止诺禾参与的几只私募都是盈利状态,合计盈利9.37%。 不亏视为赢,何况还小赚一笔呢。 应账款方面,总体营收账款量达到近3年来的峰值,整体增幅达到49%,应该引起注意。 不过主要是1-2年的营收账款大幅度扩种所致,风险尚可控。 高风险的2年以上账龄应收款占比10%以下,问题也不大。 那么,过去一年诺禾的经营重心是啥?经营的策略有什么问题么? 经营重心 先从业务板块上来看:自动化技术、分子育种、多组学技术和三代测序技术着墨较多。 自动化技术: 报告期内Falcon II 系统已经部署至上海实验室。 目前,公司已在英国、美国、天津、广州、上海等实验室部署了 Falcon II 系统。 分子育种: 推出了无需定制的高效检测商业化液相芯片产品 NGP(Novogene Germplasm resource screening panel,这个名字无力吐槽...),开发了用于羊草泛性状和柑橘遗传背景分子快速检测的 2 款开创性育种芯片,还自主研发了 NGP-P-66K、NGP-C-5K、NGP-ZM40K 等十余款常见农业种质的泛性状检测芯片,为育种家提供百元级、高效、便捷的芯片检测服务。 诺禾致源还推出了全基因组低深度重测序育种方案,开发了大规模样本全基因组水平的高密度遗传标记的低深度基因型填充算法。 多组学: 首次提到了图形泛基因组学技术和泛三位基因组学,这两块着墨较多。 三代测序技术: 或者我们说的单分子/长度长测序技术,诺禾本期主要介绍了在ONT(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y)上的成就,PacBio Revio平台基本实现7天交付的能力。 从着墨多少基本可以推测诺禾在2023年业务上的重心,那么随着业务的增长,诺禾的人员变化如何? 从财报上看,截至报告期末诺禾拥有员工2144人,相较去年减少140人。 推测降本增效可能性较大,因为其中技术/研发(诺禾这两个分类是指一个)减少较多,缩减了33人。 是生产/销售/研发三驾马车中缩减最多的,所以不太可能是因为自动化程度提高引起。 好了,铺垫都铺晚了,咱们上硬菜吧! 解密未来 咱们直接上菜! 第一,临床!临床!! 但可能与Thermo再无瓜葛。 我们从两个方面来看: 首先,继续加强临床实验室布局。 这一点,财报没有体现,藏在最近的新闻中。 回溯历史新闻,我们会发现诺禾内地至少拥有天津、广州和上海三家临床检测实验室。 其中,广州和上海都是新近加入队列的。 其次,再提IVD报证。 只不过,这次“女一号”换成了真迈。 曾经的Thermo Fisher已经风光不再,无情的被历史的车轮碾过。 第二,出海!出海!! 2023年诺禾在德国开设新的本地化实验室,加强欧洲布局;2024年1月,诺禾在日本设立实验室。 出海扩张的背后,是海外收入的持续攀升。 近三年时间,诺禾海外收入占比从35.72%一路攀升到2023年的49.33%,已经占据半壁江山。 第三,自动化!自动化!! 这条线在前面已经提过,公司已在英国、美国、天津、广州、上海等实验室部署了 Falcon II 系统。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诺禾的自动化程度还要提高。 特别是要支撑分子育种大规模的实验需求和严苛的成本控制,不大规模使用自动化是不可能的。 另外,海外人力成本高,使用自动化更加能够提高公司的利润率。 我在这里有个问题,诺禾的自动化方案能否对外输出呢?有没有可能成为一个增长点呢? 最后的最后,如有错漏欢迎留言爆锤... 来源:循因辑药 |